最近更新
相关文章
- 关于进一步加强水运建设市场信用信息管理和使用工作的通知
- 《电力系统调节能力优化专项行动实施方案(2025—2027年)》政策解读
- 强化电力监控安全防护体系,支撑新型电力系统建设
- 国家能源局有关负责同志就《关于支持电力领域新型经营主体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答记者问
- 《国家能源局关于加强电力安全治理 以高水平安全保障新型电力系统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政策解读
- 住房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关于加强建设工程企业资质动态核查工作的通知
- 挖掘数据要素 强化整合融通 推进城建档案信息资源一体化建设
- 国家能源局浙江监管办公室召开2024年度浙江电力调度交易与市场秩序厂网联席会议
- 政策支持新型储能加速发展 上市公司加码布局
- 我国建成具备国际竞争优势的新能源全产业链体系

吉林市办事流程图缩减3/4
作者: 时间:2019-01-18 09:06:40 浏览:次
在吉林省吉林市,如果将企业投资项目审批的全部流程打印出来,需要一张4.3米长的A4纸。这两年,通过一系列优化精简,这张图缩减到了1米,企业办事效率不断提高。
395个要件、142个审批、165个工作日……改革前,企业投资核准类项目要经历如此“漫漫征途”。如今,投资项目环节减少了一半,时间缩短了70%。“57个要件、38个工作日即可办结。”吉林市“只跑一次”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毕克千说。
减项不简单。怎么改?先加再减。吉林市先把各个事项拆到不能再拆,市一级700多审批事项,拆出来4016个名目。谁卡脖、谁制约,清清楚楚摆出来。
还对这些事项进行大数据分析:有的一年能办8万件,属高频事项;有的一年也没人办,是“僵尸事项”;有的根本用不着办,是无用事项。
办事部门清晰分出重点,先加后减,好处多多:权责明晰了,相似的合并,没用的砍掉;企业办事的“材料袋”打散了,办啥用啥清清楚楚;流程透明了,权力被关进网络系统的“笼子”,杜绝“黄牛”渔利。
吉林省一家高新企业负责人深有感触,这家企业要在吉林市投建一个聚芳醚酮生产厂。“按老流程,2018年5月办手续,至少2019年4月才能办完。”企业相关负责人说。
精简提效以后,这位企业负责人在2018年12月就办结了手续,足足省下近半年。“我们改动设计耽误了20天,要不11月就能完事。”
改革效果正在浮现:全市5000多名住房公积金专管员,每年少开8万余份审批表,企业个人存取公积金更方便;在政务大厅推广综合服务窗口,一窗涵盖多项职能,减少办事人奔波;推出微信叫号系统,等候时间、等待人数都有提示……“未来改革空间还很大,还要持续提高服务意识。”毕克千说。
摘自 《中国建设报》 2019.01.17 记者 段续 张博宇
本文链接:http://www.chinazz.org.cn/jsyw/10314.html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