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更新
相关文章
- 关于进一步加强水运建设市场信用信息管理和使用工作的通知
- 《电力系统调节能力优化专项行动实施方案(2025—2027年)》政策解读
- 强化电力监控安全防护体系,支撑新型电力系统建设
- 国家能源局有关负责同志就《关于支持电力领域新型经营主体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答记者问
- 《国家能源局关于加强电力安全治理 以高水平安全保障新型电力系统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政策解读
- 住房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关于加强建设工程企业资质动态核查工作的通知
- 挖掘数据要素 强化整合融通 推进城建档案信息资源一体化建设
- 国家能源局浙江监管办公室召开2024年度浙江电力调度交易与市场秩序厂网联席会议
- 政策支持新型储能加速发展 上市公司加码布局
- 我国建成具备国际竞争优势的新能源全产业链体系
湖北:“EPC”助传统建筑企业撬动大市场
作者: 时间:2019-01-23 09:36:23 浏览:次
“哐哐哐……”
1月5日,在荆门掇刀区玲珑轮胎项目施工现场,数百位工人正在紧张施工。
“这是我们公司的‘EPC’项目,6万平方米,去年8月进场施工,今年5月可竣工投产。“湖北省工业建筑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湖北工建)总承包公司总经济师王伟华说。
他介绍,荆门项目的顺利实施,得益于该公司在监利县做的‘F+EPC’项目的示范效应。
“EPC”,即设计、采购、施工的组合;“F+EPC”即建筑企业自带融资进场,完成设计、采购、施工。
探索新模式后,湖北工建打造全产业链优势,企业订单越来越多、越来越大。
筑巢引凤 新模式搅动市场“活水”
“这是我们建设的光电产业园和玻铝产业园,是公司第一个大体量‘F+EPC’项目,也是样板项目。”在监利县光电产业园,施工经理袁海涛对湖北日报全媒记者说。
21栋厂房、4栋办公楼,不到一年半全部完工,让监利县招商部门竖起大拇指。
在一栋厂房内,工人正在工作台上筛选磁环,磁环能增加电流频率,被广泛应用于手机、空调等产品中。“在以往的项目实施中,建筑施工企业常常被夹在业主和设计单位中间,进退两难。”湖北工建工程总承包公司副总经理李保元说,有时施工队伍进了场,设计图还没完成;有时设计图和施工的可操作性存在距离,施工企业工期压力很大。
2017年,湖北工建试水“F+EPC”模式。他们带着资金进场,完成工程的设计、采购和施工。
在监利光电产业园和玻铝产业园,湖北工建累计投资2亿多元。
新模式,引来不少地方的招商部门上门观摩。快速高效的建设、高质量的厂房,让他们纷纷向湖北工建伸出橄榄枝,有“F+EPC”项目,也有“EPC”“PC”项目。
李保元说:“模式创新,解决了设计与施工脱节的问题,盘活了公司内部资源,缩短了工期、降低了成本,公司的利润也上去了。”
2018年,湖北工建中标“EPC”“PC”“F+EPC”项目22个,中标总金额122亿多元。
规避风险 不是所有项目都能“F+EPC”
对于传统建筑企业来说,“EPC”不是新鲜事物,此前不少央企纷纷试水。但加上“F”后,建筑企业自带融资进场施工,风险也在增加。
在监利光电产业园和玻铝产业园项目建设中,当地政府需要在工程完工后的3年内,分期支付工程款。“如果后期支付出现问题,怎么办?”湖北日报全媒记者追问。“实施‘F+EPC’前,要对项目地进行全面考察。”王伟华说,公司会严格考察项目实施地的财力、资产等综合情况,慎重筛选合作对象,“如果地方财政有困难,可以通过土地置换的方式进行合作”。
翻开湖北工建2018年的项目名册,22个创新项目中,“F+EPC”项目6个,“EPC”“PC”项目16个。“越来越多的项目正主动找我们合作。”王伟华说,思路一变天地宽,公司项目的单体合同额从过去的几亿元,增加到近50亿元。2018年,湖北工建新签合同额800亿元,营业收入、利润同比均有大幅增长。
李保元说:“我们要充分发挥国有企业优势,积极参与地方建设,实现企业及地方经济的高质量协调发展。”
摘自 《湖北日报》 2019.01.21 记者 王际凯 通讯员 向延昆
本文链接:http://www.chinazz.org.cn/jsyw/10344.html
标签:
- 上一篇:甘肃兰州“美颜改造”高龄楼院
- 下一篇: 湖南部署八项重点任务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