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进一步加强水运建设市场信用信息管理和使用工作的通知
- 《电力系统调节能力优化专项行动实施方案(2025—2027年)》政策解读
- 强化电力监控安全防护体系,支撑新型电力系统建设
- 国家能源局有关负责同志就《关于支持电力领域新型经营主体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答记者问
- 《国家能源局关于加强电力安全治理 以高水平安全保障新型电力系统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政策解读
- 住房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关于加强建设工程企业资质动态核查工作的通知
- 挖掘数据要素 强化整合融通 推进城建档案信息资源一体化建设
- 国家能源局浙江监管办公室召开2024年度浙江电力调度交易与市场秩序厂网联席会议
- 政策支持新型储能加速发展 上市公司加码布局
- 我国建成具备国际竞争优势的新能源全产业链体系
广西“一户一卡一平台” 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顽疾
●“一户”即农民工工资专用账户,农民工工资通过专用账户由银行代发;“一卡”即每个农民工拥有一张全区通用的工资卡,在不同工地无需重复开卡、销卡;“一平台”即实名制平台,依托该平台可以实现农民工工资发放实时监管,并与全国建筑工人实名制信息系统、银行工资代发系统无缝对接。
●截至2018年12月31日,拖欠农民工工资案件、涉及金额、涉及人数,与2017年同期相比均下降85%以上,实现了“三个大幅度下降”的预期目标。
春节将近,南宁市翡翠园二期工程的100多名建筑工人欢欢喜喜回家过年,不仅因为可以乘坐免费大巴,更因为拿到了足额的工资。
“以前总担心过年拿不到工钱,现在再也不担心这个问题啦。”来自浦北的黄师傅说。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从2018年11月起在全区建筑工地推广使用“桂建通”工资卡,让拖欠农民工工资的顽疾得到有效解决。
据了解,为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广西2018年全面启动整顿规范建筑市场三年行动,并积极推进“一金三制”,即农民工工资保证金、农民工实名制、农民工工资(劳务费)专用账户管理制度和银行代发工资制度等规章制度落地实施,使住房城乡建设系统治欠保支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
2018年11月1日,广西建筑农民工实名制平台上线试运行。建筑工地用公安部认证的二代身份证识别设备采集人员信息,用手机拍照上传平台,完成农民工实名信息登记,通过地毯式检查督促建筑工地为农民工办理实名登记。
据悉,实名制平台按照“不得向农民工收费,不过多增加企业负担”的原则进行建设,核心理念为“一户一卡一平台”。“一户”即农民工工资专用账户,农民工工资通过专用账户由银行代发;“一卡”即每个农民工拥有一张全区通用的工资卡,在不同工地无需重复开卡、销卡;“一平台”即实名制平台,依托该平台可以实现农民工工资发放实时监管,并与全国建筑工人实名制信息系统、银行工资代发系统无缝对接。
工人每天上下班通过实名制平台“刷脸”考勤,每月工作量多少,工资多少,算好了以后工人可以在手机上确认,也可以在工资表上签字确认。确认后,银行再通过专用账户直接把工资发到“桂建通”卡里,工资款不用再经过“包工头”,缩短了管理链条,极大降低了拖欠风险。
“平台里有了农民工的实名信息、考勤数据和工资发放记录,如果发生拖欠行为,建筑市场监管部门就可以及时、清晰、准确地发现哪一个环节出了问题,能够采取措施及时应对。”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相关负责人表示。
目前,全区共有6256个房屋市政在建项目,平台上线仅3个月时间,就有4954个项目录入农民工实名信息,录入农民工人数超过40万人,发放“桂建通”工资卡35万张,项目覆盖面达到79%;按照全区80万农民工估算,已完成录入进度超过50%。
截至2018年12月31日,全区所有在建房屋建筑市政工程项目存量案件已全部“清零”,新增案件已全部处理完毕;拖欠农民工工资案件、涉及金额、涉及人数,与2017年同期相比均下降85%以上,实现了“三个大幅度下降”的预期目标。
据悉,未来广西还将引导银行在工程款不到位的情况下,为建筑施工企业提供短期的工资贷款,变银行“代发”工资为银行“贷发”工资,进一步确保建筑农民工工资及时足额发放。(广西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