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进一步加强水运建设市场信用信息管理和使用工作的通知
- 《电力系统调节能力优化专项行动实施方案(2025—2027年)》政策解读
- 强化电力监控安全防护体系,支撑新型电力系统建设
- 国家能源局有关负责同志就《关于支持电力领域新型经营主体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答记者问
- 《国家能源局关于加强电力安全治理 以高水平安全保障新型电力系统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政策解读
- 住房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关于加强建设工程企业资质动态核查工作的通知
- 挖掘数据要素 强化整合融通 推进城建档案信息资源一体化建设
- 国家能源局浙江监管办公室召开2024年度浙江电力调度交易与市场秩序厂网联席会议
- 政策支持新型储能加速发展 上市公司加码布局
- 我国建成具备国际竞争优势的新能源全产业链体系
【重庆】重庆市分类分级建设“智慧工地”
今年,重庆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将分类分级建设“智慧工地”,力争今年年底前实现全市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智慧工地”建设全覆盖。此外,今年全市“智慧工地”建设任务,将纳入市政府督查的目标考核内容。
“智慧工地”是一种新型施工管控模式,它以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为依托,通过工地信息化、智能化建造技术的应用及施工精细化管控,可有效降低施工成本,提高施工现场决策能力和管理效率,实现工地数字化、精细化、智慧化管理。
据了解,今年重庆市的“智慧工地”建设将分为三个等级。
一级“智慧工地”应具备人员实名制管理、视频监控、扬尘噪声监测、施工升降机安全监控、塔式起重机安全监控、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工程监理报告、工程质量验收管理、建材质量监管、工程质量检测监管、工资专用账户管理、BIM施工(基于建筑信息模型的施工,又称“虚拟施工”)12项元素。
二级“智慧工地”应具备人员实名制管理、视频监控、扬尘噪声监测、施工升降机安全监控、塔式起重机安全监控、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工程监理报告、工程质量验收管理、建材质量监管、工程质量检测监管、工资专用账户管理11项元素。
三级“智慧工地”应具备人员实名制管理、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工程监理报告、工程质量验收管理、建材质量监管、工资专用账户管理6项元素。
重庆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要求,全市建筑面积2万平方米以下的房屋建筑工程和造价2000万元以下的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应建设三级“智慧工地”;建筑面积2万平方米及以上的房屋建筑工程和造价2000万元及以上的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应建设二级“智慧工地”;鼓励积极建设更高等级“智慧工地”,特别是积极建设一级“智慧工地”。
摘自 《中国建设报》 2020.04.27
- 上一篇:湖南54个项目成“智慧工地”全省样板
- 下一篇:广东将公租房违规信息纳入银行征信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