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进一步加强水运建设市场信用信息管理和使用工作的通知
- 《电力系统调节能力优化专项行动实施方案(2025—2027年)》政策解读
- 强化电力监控安全防护体系,支撑新型电力系统建设
- 国家能源局有关负责同志就《关于支持电力领域新型经营主体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答记者问
- 《国家能源局关于加强电力安全治理 以高水平安全保障新型电力系统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政策解读
- 住房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关于加强建设工程企业资质动态核查工作的通知
- 挖掘数据要素 强化整合融通 推进城建档案信息资源一体化建设
- 国家能源局浙江监管办公室召开2024年度浙江电力调度交易与市场秩序厂网联席会议
- 政策支持新型储能加速发展 上市公司加码布局
- 我国建成具备国际竞争优势的新能源全产业链体系
石家庄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按下“加速键” 年底实现城区居民小区全覆盖
5月8日下午,家住新华区万信城市花园的陈阿姨拎着厨余垃圾来到小区分类垃圾回收箱前。她先将积分IC卡上的二维码对准箱体的扫码区,待投放窗口自动开启后,再将垃圾投入回收箱内,同时系统显示出垃圾重量,并增加账号积分。
近年来,随着垃圾分类宣传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市民从最初的“要我参与”,渐渐变为“我要参与”,垃圾分类成为生活新时尚。
目前,全市日产厨余垃圾已达到1570吨,未来还将继续增长。2017年,我市被列为全国46个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城市之一。按照计划,到今年年底,长安区、桥西区、新华区、裕华区、高新区、藁城区、栾城区、鹿泉区和正定县城区要实现生活垃圾分类全覆盖。
生活垃圾分类推进工作全面提速,社会各界也迅速行动起来。
在居民小区,将垃圾分类投放兑换积分,再用积分兑换“环保金”或日用品,已是不少市民的生活习惯;在大街小巷,随处都可以听到、看到关于垃圾分类的宣传;撤桶并点作为生活垃圾分类的一项行之有效的措施,也正在大力推行中。
截至目前,全市252个机关事业单位、108个企业、281所学校、2457个居民小区已完成设施布设任务,覆盖120.53万户居民,覆盖率达75.6%。
在实施生活垃圾分类后,分类的垃圾能不能得到有效的分类处理?对此,市城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我市不断加大后端处理设施建设力度,坚持一分到底,杜绝前分后混。
“今年计划扩建配套资源化利用处理设施、无害化处理设施、处理(分拣)场,购置运输车辆、改建或新建有害垃圾暂存点等。”该负责人介绍说,同时规划建设5座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设施,其中建成(未运行)焚烧发电项目2座,日处置能力1400吨,在建焚烧发电项目3座,届时将新增日处置能力3000吨。
不过,从生活垃圾源头减量到末端处理,我市依然任重道远,要改变居民多年养成的生活习惯,培养生活垃圾分类的理念,还需一个相对长期的过程。
为确保年度任务高标准完成,下一步,我市将加快推进示范片区建设,完善生活垃圾分类收运处置体系,强化分类宣传教育,为垃圾分类深入推进奠定基础。同时,加大监督考评力度,实时掌控生活垃圾分类整体进度,加快推进《石家庄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颁发进程,实现垃圾分类“有法可依”,全面提升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实效。
摘自 《石家庄日报》 2020.05.09 记者 王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