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进一步加强水运建设市场信用信息管理和使用工作的通知
- 《电力系统调节能力优化专项行动实施方案(2025—2027年)》政策解读
- 强化电力监控安全防护体系,支撑新型电力系统建设
- 国家能源局有关负责同志就《关于支持电力领域新型经营主体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答记者问
- 《国家能源局关于加强电力安全治理 以高水平安全保障新型电力系统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政策解读
- 住房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关于加强建设工程企业资质动态核查工作的通知
- 挖掘数据要素 强化整合融通 推进城建档案信息资源一体化建设
- 国家能源局浙江监管办公室召开2024年度浙江电力调度交易与市场秩序厂网联席会议
- 政策支持新型储能加速发展 上市公司加码布局
- 我国建成具备国际竞争优势的新能源全产业链体系
开展“十四五”第二批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示范工作
财政部办公厅、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办公厅、水利部办公厅日前印发通知明确,开展“十四五”第二批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示范工作。
按照通知要求,每省(含区、兵团)可推荐1个城市参评,“十四五”首批海绵城市建设示范2021年绩效评价结果等级为A的城市所在省可多推荐1个城市参评。申报城市应具备一定规模,财力应满足海绵城市建设投入需要,不得因开展海绵城市建设形成新的政府隐性债务。已获得中央财政海绵城市建设试点资金支持的城市不得再次申报。
通知明确,示范城市通过竞争性选拔方式确定,第二批海绵城市建设示范城市总数25个,综合考虑城市工作基础、工作方案成熟度、区域平衡等因素确定,并适当向中西部地区倾斜。经过省级推荐、专家评审,确定入围城市名单。入围城市经过公示,无异议的确定为示范城市。
中央财政按区域对示范城市给予定额补助,补助资金根据工作推进情况分3年拨付到位。在地级及以上城市中,东部地区每个城市补助总额9亿元,中部地区每个城市补助总额10亿元,西部地区每个城市补助总额11亿元;在县级市中,东部地区每个城市补助总额7亿元,中部地区每个城市补助总额8亿元,西部地区每个城市补助总额9亿元。
示范城市统筹使用中央和地方资金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其中新区以目标为导向,统筹规划、强化管理,通过规划建设管控制度建设,将海绵城市理念落实到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全过程;老区以问题为导向,统筹推进排水防涝设施建设,采用“渗、滞、蓄、净、用、排”等措施,补齐设施短板,“干一片、成一片”。示范工作坚持简约适用、因地制宜的原则,严禁出现“调水造景”“大树进城”等不环保、不节约的情况。
通知要求,省级住房和城乡建设、水利、财政部门应建立对示范城市的日常跟踪及监督检查机制,及时将示范城市的任务落实、项目实施进度、存在问题及经验做法等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水利部、财政部。
各地在申报材料中应明确地方海绵城市建设3年总体绩效目标以及分年度绩效目标。经竞争性选拔、公示后确定入围的城市,应由城市人民政府对3年总体绩效目标以及分年度绩效目标表盖章后报三部门备案。财政部会同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水利部按照预算管理有关要求开展绩效评价。绩效评价结果将与中央财政资金拨付、后续批次示范城市申报名额等挂钩。
通知强调,各地严格按照通知明确的数量和要求推荐城市、报送材料等,并对报送内容真实性负责。对不按要求报送或申报内容明显不实的城市,将取消当年入围资格,并视情况限制今后年度项目申报。
数据来源:住建部
- 上一篇:数字化为装配式建造插上智慧之翼
- 下一篇:强力推进房屋市政工程安全生产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