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进一步加强水运建设市场信用信息管理和使用工作的通知
- 《电力系统调节能力优化专项行动实施方案(2025—2027年)》政策解读
- 强化电力监控安全防护体系,支撑新型电力系统建设
- 国家能源局有关负责同志就《关于支持电力领域新型经营主体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答记者问
- 《国家能源局关于加强电力安全治理 以高水平安全保障新型电力系统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政策解读
- 住房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关于加强建设工程企业资质动态核查工作的通知
- 挖掘数据要素 强化整合融通 推进城建档案信息资源一体化建设
- 国家能源局浙江监管办公室召开2024年度浙江电力调度交易与市场秩序厂网联席会议
- 政策支持新型储能加速发展 上市公司加码布局
- 我国建成具备国际竞争优势的新能源全产业链体系
长兴岛在青草沙水源地与海洋装备基地间建立绿色生态屏障
再过几天,上海长江隧桥长兴岛出口与潘圆公路相交处,一个占地约5万平方米的街心大花园就将建成亮相。届时,市民一上岛,就感到穿行在郁郁葱葱的花草林木之中。跨入“十二五”,长兴岛开发建设进入高潮。曾经的柑橘之乡、如今的海洋装备基地,正走上一条工业文明与生态文明的融合发展之路。
在长兴这个总面积160平方公里的小岛上,南部是三大央企的船舶和海洋装备制造基地,满眼塔吊林立,机器轰鸣;北侧却是上海市民最主要的饮水之源——青草沙水库,必须保持田青岸绿、碧波无染。工业发展、城镇建设如何与水源保护相安无事?有人怀疑,也有人犹豫,就连管委会内部,也有人信心不足。
三年前成立的长兴岛开发建设管委会没有急着启动开发项目,而是深入研究了全球各大工业开发区的经验和教训,最终明确了“工业化、城市化与生态化融合”的开发建设思路。
生态融合的关键,是在青草沙水源地与海洋装备基地之间,建起一条“生态链”,包括“三带”和“六园”——三条东西向的绿化走廊,分别是北部水源涵养林带、中部的潘圆公路林带和南部的江南大道—南环路林带;同时,岛上错落分布橘园生态公园、创建港生态公园、芦荡迷宫生态公园、凤凰小镇市民公园、马家港滨江公园和渔港小镇横河公园等六大公园。
三条绿化走廊,就是三道保护青草沙水源的生态屏障,也成为长兴岛宜居之标识。管委会专职副主任、开发办主任姜亚新告诉记者,绿化“生态链”仿佛是一条绿色纽带,将人们的工作、生活和休闲旅游融合为一体。按规划,未来将有三个特色小镇分布在“三带”、“六园”之间,岛上人均绿化面积可达100平方米以上,从而吸引知名船舶高校、船级社、研发机构和高端人才入驻,整体提升海洋装备岛的能级。
生态融合的另一个重要举措是“引清治水”。根据近期获批的《长兴岛水系整治工程规划》,岛上将建设两座泵闸,在马家港北端、新生圩大堤两处引入青草沙水库的换排水到岛内河网中。同时,岛内将实施水系连通工程和居民生活污水的截污纳管工程。“引清治水”,将使得长兴岛河道水质达到全国工业开发区中极少见的Ⅲ类标准。
经过一年多努力,总投资80多亿元的长兴岛10项基础设施,目前已进入最后冲刺。长10.9公里、占地约34公顷的江南大道北侧林带已基本完成,最宽处达40米,最窄处也有20米,沿途还点缀大型绿地。长22公里的长兴岛主干道潘圆公路将于今年底前完成,两侧规划的50米宽绿带部分节点项目正在建设中。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传统发展道路,长兴岛将为世人展现更多的生态之美。
来源:中国上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