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进一步加强水运建设市场信用信息管理和使用工作的通知
- 《电力系统调节能力优化专项行动实施方案(2025—2027年)》政策解读
- 强化电力监控安全防护体系,支撑新型电力系统建设
- 国家能源局有关负责同志就《关于支持电力领域新型经营主体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答记者问
- 《国家能源局关于加强电力安全治理 以高水平安全保障新型电力系统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政策解读
- 住房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关于加强建设工程企业资质动态核查工作的通知
- 挖掘数据要素 强化整合融通 推进城建档案信息资源一体化建设
- 国家能源局浙江监管办公室召开2024年度浙江电力调度交易与市场秩序厂网联席会议
- 政策支持新型储能加速发展 上市公司加码布局
- 我国建成具备国际竞争优势的新能源全产业链体系
市政府实事项目:建立收集、运输、处置体系 百个小区先行生活垃圾分类
5月15日是国际家庭日,2011年上海市“百万家庭低碳行、垃圾分类要先行”实事项目在杨浦区新江湾城社区文化中心启动。本市今年第一步先在18个试点街道的100个示范小区,完成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置体系建设。市委副书记殷一璀出席仪式。
作为2011年度市政府实事项目,“百万家庭低碳行、垃圾分类要先行”预计在今年年底前逐步扩展到全市18个试点街道的1009个小区,建立生活垃圾分类处置体系,占全市小区的10%。至2015年,在本市所有实行物业管理的小区实现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全覆盖。
在日常生活中,厨房是产生垃圾的源头之一,此次垃圾分类活动即以此为重点。在试点小区居民家庭先要把厨余果皮(湿垃圾)放在棕色垃圾袋中,其它垃圾(干垃圾)放在黑色垃圾袋中,分别投放在试点小区的棕色、黑色垃圾桶内,便于后续的分拣、收集、转运和处置。
据介绍,参与今年垃圾分类试点的居民家庭有50余万户,实事项目启动后至年底将举办500场次宣传教育培训班,发放《百万家庭低碳行低碳生活、源头减量和垃圾分类指导手册》、户内分类投放垃圾袋,配备垃圾分类投放器。全市18个试点街道(镇)还将招募服务于此项工作的家庭志愿者,并开展志愿者上岗培训,明确任务,协助开展环保宣传、垃圾分类指导,开展垃圾桶前巡视和日常指导等实践活动。
从6月份起在每月第二个星期的星期六,在试点小区还将推出“绿色星期六——社区资源回收日”,便于居民将家中的可回收的垃圾、有害垃圾,投放到相对应的垃圾桶,由绿化市容部门的专业人员统一回收处置。
活动仪式上还揭晓了本次市政府实事项目的吉祥物“给力兔”。“给力兔”与英文“GREENTO”谐音,意在倡导绿色生活,表现出百万家庭对低碳生活的美好向往。
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胡延照、副市长沈骏、市政协副主席李良园等也出席启动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