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进一步加强水运建设市场信用信息管理和使用工作的通知
- 《电力系统调节能力优化专项行动实施方案(2025—2027年)》政策解读
- 强化电力监控安全防护体系,支撑新型电力系统建设
- 国家能源局有关负责同志就《关于支持电力领域新型经营主体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答记者问
- 《国家能源局关于加强电力安全治理 以高水平安全保障新型电力系统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政策解读
- 住房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关于加强建设工程企业资质动态核查工作的通知
- 挖掘数据要素 强化整合融通 推进城建档案信息资源一体化建设
- 国家能源局浙江监管办公室召开2024年度浙江电力调度交易与市场秩序厂网联席会议
- 政策支持新型储能加速发展 上市公司加码布局
- 我国建成具备国际竞争优势的新能源全产业链体系
体育,让城市更精彩——写在第14届国际泳联世界锦标赛闭幕之际
(新华社文)
16天的奋力拼搏,16天的精彩纷呈。7月31日,第14届国际泳联世界锦标赛在上海落幕。继2010年上海世博会之后,世界再次聚焦上海,“东方明珠”愈加璀璨迷人。为国添彩的“中国军团”,击水遨游的各路健儿,共同演绎一出“水的礼赞”;动听悠扬的主题歌曲,以人为本的服务接待,尽显一座城市的“软实力”;热情好客的志愿者,文明友善的观赛人,衬托出昂扬向上的城市精神!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俞正声指出,第14届国际泳联世界锦标赛在上海举行,是对上海体育事业的促进,也是上海进一步融入世界、推动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以此次比赛为契机,上海的游泳等水上运动设施建设有了进一步的改进和提高,国际间体育事业交流进一步增强。
爱国精神的升华世界水平的迸发
0.01秒!
7月26日晚,上海世游赛“海上王冠”体育馆里,全场观众疯狂地喊着,叫着,在看台上掀起一阵又一阵人浪,用所有他们能够想到的方法表达内心的狂喜。
聚光灯下,赵菁振臂长啸,尽情享受着人们的礼赞。这个晚上,奇迹属于这个20岁的中国姑娘。女子100米仰泳决赛,从前半程50米的第五到最后领先第二名0.01秒的第一名,赵菁实现了逆转,“海上王冠”见证了奇迹的诞生。
这样激动人心的场景,在7月的上海多少次上演!泳池对决中,同样逆转取胜的“小花”叶诗文、豪取长距离自由泳金牌、打破1500米世界纪录的阳光男孩孙杨;跳台跳板上,包揽十金的中国跳水“梦之队”;水球大战中,一路过关斩将挺进决赛的中国女队;花游赛池里,七次站上领奖台的东方“美人鱼”们……
世游赛是世界最高水平的游泳赛事。来自全世界181个国家和地区的运动员参加本届游泳世锦赛,经国际泳联审核通过的参赛运动员、教练员和官员共5724人,参会人数为历届之最,其中运动员2200多人。
美国运动员罗切特,一个在北京奥运会上开始显山露水的希望之星;三年之后,还是在中国的土地上,他奠定了自己的世界巨星地位。7月28日晚的男子200米混合泳决赛中,罗切特再次战胜队友菲尔普斯,并且打破了自己保持的世界纪录。“今晚我证实了,穿传统泳衣也能破世界纪录。”罗切特更是在证明,体育运动的主宰永远是人;“更快、更高、更强”,是体育人追求的永恒目标。
上海市委副书记、市长、上海世游赛组委会主任韩正说,国际泳联世界锦标赛是泳坛健儿追逐梦想的舞台,相信在这个大舞台上,每一位运动员都将展现非凡的信心和勇气,奏响自我超越的华丽乐章。
一流“软件”凸显“软实力”
一届精彩的世游赛,不仅让全世界见识了“海上王冠”、“玉兰桥”、“月亮湾”这些世界一流的硬件设施,也让世界见证了这个国家、这座城市蓬勃向上的“软实力”。
“就像呼吸随浪花起伏汹涌,让臂膀划出生命最初的律动。就像碧海在远方拥抱天空,让心与心在此刻相逢,我们一起泳动……”上海世游赛上,组委会专门出品的一曲《泳动》不仅打动了无数听众,更被国际泳联执委会确定为新会歌。“这是迄今为止唯一由中国音乐人创作的大型国际单项体育联合会会歌,也是上海对国际泳联、中国对世界游泳运动的又一贡献!”上海市副市长、上海游泳世锦赛组委会执行主任赵雯对记者说。
世游赛的公开水域比赛在金山区“城市沙滩”举行。“从安全的角度来说,水域可以全部封闭,取消市民游泳区,但是我们还是希望不影响市民的消暑休闲需求,”金山公安分局世游赛安保办主任鞠悦斌对记者说。“组织方的办法是,用隔离网隔开专用泳道和公共游泳区域。我们尽可能地把封闭区缩小,把更多的地方让给市民休闲。”
城市精神的“大检阅”
上海世游赛,让全世界领略了“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开明睿智、大气谦和”的上海城市精神。
世游赛期间,3000多名身着红衣黑裤的青年志愿者被昵称为“小番茄”,他们劳碌的身影给中外观众和运动员留下了深刻印象。半个多月时间里,这些“90后”们顶着接近38摄氏度的高温,夜以继日提供贴心服务,活跃在竞赛服务、观众服务、行政接待、新闻传播、交通保障、国际联络、食品安全、兴奋剂检测等十多个领域。
在花游比赛中,观众能欣赏到中国队蒋文文、蒋婷婷的双胞胎“姐妹花”组合;而花游池畔也有志愿者双胞胎组合,她们是来自上海师范大学的宋瑛和上海海洋大学的宋琦。泳池边,姐姐宋瑛服务于内场摄影,妹妹宋琦的岗位在成绩公布组。同在一个赛场,两人却很少碰面。宋瑛笑言:“总是远远看见妹妹忙碌的身影,却不能走近,这也算是‘距离产生美’。”
精彩的比赛不仅需要世界一流的运动员,还需要世界一流的观众。每个晚上,当泳池边的“星光大道”徐徐打开,选手们鱼贯入场,全场观众的欢呼声震耳欲聋,却又能在哨声响前突然静默。“那天比赛结束后离场,看到大家都把身边的垃圾收拾起来,周围没有留一张纸片,心里特别自豪。”观众马骏感触良深。文明热情的观众,成了上海递给世界的又一张名片。
“这是迄今最好的一届世锦赛,”国际泳联主席胡里奥·马戈利奥内在上海世游赛落幕之际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说,没有上海市民的热情支持,没有上海与国际泳联的良好合作,没有志愿者们的辛勤付出,就不会有本届世锦赛的圆满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