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进一步加强水运建设市场信用信息管理和使用工作的通知
- 《电力系统调节能力优化专项行动实施方案(2025—2027年)》政策解读
- 强化电力监控安全防护体系,支撑新型电力系统建设
- 国家能源局有关负责同志就《关于支持电力领域新型经营主体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答记者问
- 《国家能源局关于加强电力安全治理 以高水平安全保障新型电力系统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政策解读
- 住房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关于加强建设工程企业资质动态核查工作的通知
- 挖掘数据要素 强化整合融通 推进城建档案信息资源一体化建设
- 国家能源局浙江监管办公室召开2024年度浙江电力调度交易与市场秩序厂网联席会议
- 政策支持新型储能加速发展 上市公司加码布局
- 我国建成具备国际竞争优势的新能源全产业链体系
太嘉线运营近20个月乘客满意率98% 沪苏浙将开多条跨省公交线路
它是公交线路,却跨越了省市界域,连接起上海嘉定和江苏太仓;它也是省际长途客运,全程却仅16公里,从起点乘到终点只需不到半小时。
近日,解放日报记者体验了一回这条国内第一跨省公交“太嘉线”。
亲历“第一条”:旅客省时又省钱
上午9时,记者从上海轨交11号线江苏路站乘地铁,9时50分到达终点站嘉定北站。出站前行150米,到了一个公交枢纽站,进站第一条线路就是太嘉线。窗口买票,票价6元。如果使用上海市或太仓市公共交通卡,则享7折优惠,只要4.2元。凭票上车,45座的大客车还剩三四个空座。
10时20分,太嘉线发车,沿嘉定开发区一路往北。司机蔡女士说,地面道路大约行驶3公里后,上沿江高速,行13公里后下高速,转个弯就到终点站——太仓市朝阳路。全程16公里,下车时记者看表,10时40分。朝阳路位于太仓新城内,有多条市内公交换乘,到老城区车程仅10分钟。如此一算,从上海市中心到太仓市中心最多约2小时。
太嘉线缩短了上海太仓之间的旅途。在上海长宁区工作的陈先生经常到太仓港区出差。不知道有太嘉线前,他坐轨交11号线到嘉定北站换嘉华线,再换到太仓浏河镇的公交车,然后在浏河坐车去港区,不算地铁上的时间,三趟转车就需2小时以上。春节后一次出差,他偶然看到太嘉线的指示牌,坐太嘉线20分钟到太仓朝阳路,换乘另一辆车到港区,二次转车时间缩短为50分钟。
路费也大大节省。据太仓方面负责运营的市交通运输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周玉珉介绍,太嘉线未开通前,太仓居民乘坐长途客运到上海的线路有8条,始发站都在位于太仓老城区的太仓客运站,终点站则分别是上海南站、上海火车站、虹桥枢纽站及青浦、嘉定等区县客运站,每条线路票价都在20元以上,加上两头的市内换乘,总费用肯定超过30元。而太嘉线票价6元,刷卡买票还有7折优惠,到嘉定后换乘上海地铁,总费用在15元内。
回望“第一条”:破障重重开出“准生证”
据调查,乘坐太嘉线的旅客中,每周都要乘一次的占41%,每月都乘的有25%,即便天天都要乘的也有6%。
这样一条需求旺票价又廉的交通营运线,为啥近年来才开出?
其实,太嘉线开通不易。
作为一种省际长途和区域公交混合的全新交通模式,太嘉线还没诞生就面临一系列政策法规的障碍。上海市交通运输和港口管理局工作人员介绍,按照国家《道路运输条例》及《道路旅客运输及客运站管理规定》,省际间客运属于长途客运,对车型、设站、班次、票价等都有详细规定;而省市区域内则属公交客运,营运管理也有专门法规。
规定与规定之间,颇多“对不上”之处。比如,单以车型而论——从行车安全考虑,长途车须是大客车,不得设站位;而为方便乘客上下车,上海的公交规定车型是双开门、低底盘、有站位。又如班线站点——长途班线规定不能沿途拉客,终点站进省际客运站,公交班线一般沿途停站,要公布固定营运时刻表并严格执行。再如票价——长途走的是“市场”,按物价部门基准价核算,春运等特殊时期还可涨价;公交车一般享受财政补贴,核定票价较低。
要开太嘉线,到底算长途还是算公交?
更深刻的障碍,还来自于客运经营领域的既有利益格局。一条新线路对客流的分流,势必引发原有覆盖线路的利益调整和重新分配。重重因素,都是沪苏两地交通管理部门必须考虑的问题。据介绍,嘉定和太仓两地交管部门几经周折,甚至专程上京到交通运输部汇报,最终开出了“准生证”——车辆参照省际长途,清一色金龙大客车,无站位;调度、票价则参照公交,发车时间固定并严格遵行,票价核定为6元。太仓还专门新建一座太嘉线客运站,售票、候车也按照长途班线要求,窗口售票,全程不停站。
管理方式也独特。太仓市交通运输局副局长王泽海说,嘉定、太仓两方的运营公司洽谈合作时又遇到一个难题——由于既不是公交又不是长途,营运实体公司无法注册。最终,两公司成立“虚拟公司”,设董事会。虽公司实际并不存在,但依托两方母公司,公司业务顺利开展。
2009年12月31日,地铁11号线试运营第一天,太嘉线配合开出第一趟班车。
议议“第一条”:创新既需胆识,也要胸怀
在没有进行任何宣传的情况下,太嘉线依靠口碑相传,客流快速增长。运营将近20个月后的调查显示,乘客满意率高达98%。
上海方面负责运营太嘉线的嘉定公共交通有限公司总经理虞海慧介绍,去年全年,太嘉线双向累计客流近70万人次,不计试运营阶段,平均实载率达50%,这个比例在初开行线路中是非常高的。今年1至7月份,累计客流近63万人次,近两个月日均双向客流稳定在6000人次左右,全年客流超百万已板上钉钉。
在最初协商是否要开通太嘉线、如何开通等问题时,沪苏两地各级交通管理部门都曾面临一道选择题:是等到所有制度条条框框都拆除了、各种关系都理顺了再做?还是因地制宜、与时俱进,先把事情做起来,边做边把制度调整完善起来?
为了广大旅客得实惠,也为了区域交通一体化迈出新的一步,两地交管部门及企业在合作中都拿出极大的诚意和胸怀。采访中,嘉定区交通运输管理局局长陈彪反复强调一句话:为群众谋利益的事,什么样的障碍不能够跨过,什么样的利益不能够放弃呢?
据悉,太嘉线开通导致原有太仓至上海的长途线路客流流失,去年减少收入超过100万元。太仓市政府为全力培育新生的太嘉线,对营运承诺“三年内财政托底”。今明两年,上海各区与毗邻的苏浙地区将陆续开行多条跨省公交线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