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进一步加强水运建设市场信用信息管理和使用工作的通知
- 《电力系统调节能力优化专项行动实施方案(2025—2027年)》政策解读
- 强化电力监控安全防护体系,支撑新型电力系统建设
- 国家能源局有关负责同志就《关于支持电力领域新型经营主体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答记者问
- 《国家能源局关于加强电力安全治理 以高水平安全保障新型电力系统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政策解读
- 住房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关于加强建设工程企业资质动态核查工作的通知
- 挖掘数据要素 强化整合融通 推进城建档案信息资源一体化建设
- 国家能源局浙江监管办公室召开2024年度浙江电力调度交易与市场秩序厂网联席会议
- 政策支持新型储能加速发展 上市公司加码布局
- 我国建成具备国际竞争优势的新能源全产业链体系
申城“好心人”踊跃献爱心 市慈善基金会今年募得善款同比增两成
记者9月8日从市慈善基金会获悉,今年1至8月份,该会市一级募集慈善基金1.2亿元,剔除去年玉树地震、舟曲泥石流等应急捐款因素,同比上升21.2%;其中个人捐款796万元,同比上升23%。每逢夏季,由于天气炎热,往往是捐款淡季,但记者了解到,刚刚过去的8月份依然有34人次上门捐款,市民献爱心热情高。
8月6日是黄操凯先生的75岁生日,为了让生日过得更有意义,他在生日前一天与夫人李坚勤冒着酷暑来到慈善基金会捐款500元。尽管退休工资加起来才3000多元,但老两口表示:“能够帮助有困难的人,是一种社会公德,也是一种社会责任。”其实,李坚勤早在6月份就已捐款500元,还一并带来了86岁老母亲以及阿姨、邻居的爱心款。8月22日,家住浦东北蔡的八旬老人魏晓光,换乘两辆公交车来到基金会,为的就是捐出100元爱心款,“多省一点,就能帮人一把”。这已是他连续第3年献爱心。爱心人士李卫经常捐款捐物,8月5日他再次捐助1.18万元。宣先生是市慈善基金会的一位常客,每年都会以女儿的名义捐款2至3次,每次2000元至3000元不等。宣先生小时候曾得到过别人的帮助,他想通过这种形式表达感恩之情,并以此培养孩子的爱心。8月15日下午,他再次捐款2500元定向用于助学。朱癑是一名三年级学生,8月29日,她在妈妈的陪同下来到慈善基金会,将自己的200元奖学金捐了出来。她说:“假期即将结束,我想在开学之前做一件有意义的事情。”
梅诚是一位聋哑人,已连续4年到市慈善基金会献爱心,每年2至3次,每次2000元至3000元不等。8月,他再次捐款2800元。因为是聋哑人,在办理捐赠手续时,都是用文字进行交流。梅诚写道:“做善事我乐意,我的钱除了一般生活开销外,多余的就是捐献,让困难的人们受到帮助。”
还有很多捐款者未留下姓名,捐款记录本上署名最多的是“好心人”三个字。市慈善基金会的爱心窗口连续4年每季度都会收到两位年轻人的1000元捐款。他们话不多,很腼腆。每当给他们捐赠证书时,他们总是只拿收据,不要证书,“证书也要花钱买的,省一点钱可以帮助更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