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进一步加强水运建设市场信用信息管理和使用工作的通知
- 《电力系统调节能力优化专项行动实施方案(2025—2027年)》政策解读
- 强化电力监控安全防护体系,支撑新型电力系统建设
- 国家能源局有关负责同志就《关于支持电力领域新型经营主体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答记者问
- 《国家能源局关于加强电力安全治理 以高水平安全保障新型电力系统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政策解读
- 住房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关于加强建设工程企业资质动态核查工作的通知
- 挖掘数据要素 强化整合融通 推进城建档案信息资源一体化建设
- 国家能源局浙江监管办公室召开2024年度浙江电力调度交易与市场秩序厂网联席会议
- 政策支持新型储能加速发展 上市公司加码布局
- 我国建成具备国际竞争优势的新能源全产业链体系
人民日报评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高举爱国主义伟大旗帜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找到引领中国人民前进的正确道路和核心力量,这是辛亥革命以来百年历史给予我们的最为重要的启示。
胡锦涛同志在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大会的重要讲话中强调,“中国人民付出艰辛努力、作出巨大牺牲,终于找到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和核心力量。这条正确道路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个核心力量就是中国共产党。”学习贯彻胡锦涛同志重要讲话精神,最根本的就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走这条正确道路,坚持这个核心力量的领导,在实现民族复兴的征程上不懈奋斗。
20世纪是决定我们民族生死存亡的100年。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是其始终贯穿的鲜明主题。国力贫弱、山河破碎的屈辱伤痛,战乱不已、民不聊生的深重苦难,中国人民在屡奋屡挫的抗争中深切地认识到,只有走上正确道路,才能指引中华民族走出悲惨境地走向光明前景;只有把握方向的核心力量,才能团结带领各族人民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
“耕者有其田”的太平天国运动,“自强求富”的洋务运动,师法俄日的戊戌变法,矢志 “民主共和”的辛亥革命……事实证明,不触动封建根基的自强运动和改良主义,旧式的农民战争,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革命,照搬西方资本主义的其他种种方案,都不能完成救亡图存的民族使命和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最先进阶级的政党走上历史舞台。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将中国社会发展进步的宏伟理想与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相结合,中国共产党开辟出一条从黑暗走向光明、从危亡走向复兴、从封闭走向开放、从落后走向富强的正确道路。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沿着这条道路,曾经四分五裂的中国发生了开天辟地、改天换地、翻天覆地的历史巨变;沿着这条道路,饱受苦难的中国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沿着这条道路,历经沧桑的中华民族迎来了走向复兴的曙光。这条中国人民付出巨大努力和巨大牺牲找到的正确道路,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不可逆转地结束了近代以后中国内忧外患、积贫积弱的悲惨命运,不可逆转地开启了中华民族不断发展壮大、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进军,使具有五千年文明历史的中国面貌焕然一新。
90年历史证明,中国人民选择了自己的核心力量,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找到了正确道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前程就展露光明。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是中国人民深刻总结近代中国一切救亡图存、振兴中华的经验教训,深刻总结在中国推进社会主义建设的正反两方面经验,深刻总结世界各国实现发展进步的历史启示,所得出的基本结论。它符合我国实际和时代要求,符合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符合中华民族根本利益。
站在历史的新起点上,我们深切地认识到,推动中华民族走向伟大的复兴,必须坚定不移地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坚持和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和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打下坚实基础。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告慰辛亥革命先驱,告慰一切为了民族独立和人民幸福而流血牺牲的人民英雄,努力创造出无愧于先烈、无愧于人民、无愧于历史的辉煌业绩。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坚定不移高举爱国主义伟大旗帜。”胡锦涛同志在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回顾百年历程,精辟论述了爱国主义是振兴中华、民族复兴的强大精神动力,真诚召唤全体中华儿女携起手来共同奋斗。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热爱祖国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古老中国积贫积弱,内忧外患接踵而至,民族苦难空前深重,爱国主义传统在争取民族独立、振兴中华的奋斗中得到继承和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在时代进步洪流中得到丰富和发展,爱国主义旗帜始终在民族复兴征程上高高飘扬。
“吾人之主义,可大书而特书,曰‘爱国主义’”。100年前,大批革命党人和无数爱国志士集聚在“振兴中华”的旗帜下,“内地同志舍命,海外同志舍财”,发动了震惊世界的辛亥革命,开启了中国前所未有的社会变革,树立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上一座爱国主义的丰碑。100年来,一代代中国先进分子和中国人民怀着对祖国的无限热爱、对国家前途命运的深沉忧患、对现代化理想的美好憧憬,不怕艰难困苦,甘于牺牲奉献,“一心一意为国来奋斗”,书写了中华民族顽强拼搏、不懈奋斗的壮丽史诗。
无论是在“我们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的革命岁月,还是各阶级阶层踊跃参与建设和改革的火热年代,无论是在海内外中华儿女众志成城抗震救灾的危难关头,还是在合力办好北京奥运会和上海世博会的荣耀时刻,“振兴中华”总是响遏行云的时代强音,“民族复兴”总是激动人心的美好梦想。百年历史表明,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动员和凝聚全民族为振兴中华而奋斗的强大精神力量。
中国共产党人是最坚定、最彻底的爱国主义者,是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根本利益的最忠实代表。在中国共产党这一核心力量领导下,爱国主义精神在传承中被赋予新的时代内涵,爱国主义旗帜的感召力和凝聚力得到极大增强。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建立了最广泛的革命统一战线,建立了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动员最广大社会力量的社会主义制度,开创了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彻底结束了旧中国一盘散沙的局面,实现了中国高度统一和各民族空前团结,促进着共建共享的和谐社会建设,谱写了中国发展的辉煌篇章。
百年沧桑巨变,记录了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巨大命运转折。“积人成国,国人一体,强弱存亡,责任在己。”历史启示我们,国运的兴衰浮沉,影响个体的安危荣辱。在波澜壮阔的民族复兴进程中,个人命运已与祖国命运紧密相连,个人发展已与民族发展融为一体,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离不开全体中华儿女的团结奋斗,也是全体中华儿女义不容辞的职责。
未来征程上,我们一定要高举爱国主义伟大旗帜,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巩固和加强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巩固和加强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大团结,巩固和壮大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促进两岸同胞密切交流合作,促进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的和谐。只有这样,才能广泛凝聚中华民族一切智慧和力量,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万众一心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