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收入聊菜价谈创业 市领导聆听市民呼声解答市民普遍关心热点问题

作者:chinazz    时间:2011-11-24 09:14:59    浏览:

 市领导与市民交流时表示——

  “十一五”以来退休职工养老金平均增长已超10%,今年还在研究要进一步地提高,增加的比例应该说要高于去年。

  今年企业职工工资增长指导线是13%,上限是18%,下限是6%。事业单位职工绩效工资制度方案即将推出。对事业单位的退休职工,明年将要实行补贴制度。

  上海的最低工资线目前是1280元,这是扣除了养老金、医疗金、失业保险金以外的实得部分,目前是全国最高的,明年还要调整最低工资线。

  上海市副市长姜平日前做客上海电视台新闻坊“我与市长面对面”节目,与市民代表面对面,围绕上海民生保障工作,解答市民普遍关心的热点问题,聆听市民的呼声和建议。

  提高收入方案下月公布

  市民代表反映,现在老百姓的生活成本越来越高,开销一年比一年大,希望提高居民收入。退休职工市民代表也表示,希望自己养老金能够多拿一点,赶上物价上涨速度。

  姜平表示,市政府正着力研究提高全社会各类人群的收入。“十一五”以来退休职工养老金平均增长已经超过10%,今年还在研究要进一步地提高,“初步方案已基本成熟,大概在下个月就会公布,增加的比例应该说要高于去年。”

  对于在职职工,市政府劳动保障部门每年都有一个企业职工的工资增长指导线,今年的指导线是13%,上限是18%,下限是6%。这条“线”是市政府和工会、企业家协会、工商联三方根据经济发展情况、企业承受能力,和维护职工基本权益等各方面要素,比较科学合理地制定的。对于事业单位职工,除了义务教育阶段和基层公共卫生等领域单位已经实行了绩效工资,也已基本完成一个其他事业单位绩效工资的制度方案,即将推出。对事业单位的退休职工,明年将要实行补贴制度。

  姜平说,上海的最低工资线目前是1280元,这是扣除了养老金、医疗金、失业保险金以外的实得部分,目前是全国最高的,明年还要调整最低工资线。当然,最低工资线也不是越高越好,需要考虑到社会经济发展的水平、企业的承受能力,要科学合理地制定最低工资线。

  合力抓食安设法调菜价

  有市民代表称,自己为食品安全问题而“纠结”。姜平说,本市形成很强的合力抓食品安全。以加工食品为例,最近一段时间以来,上海一直坚持提高食品加工企业的准入门槛,增加规模化经营的企业,同时还加强改进政府的监管,有关部门开展突击检查。同时,对市民关注的食品添加剂问题也强化了管理。商业流通领域实施了食品供应商制度。他强调,企业的自律、行业协会的公律,再加上政府的监管,将形成一个良好的质量保障体系。

  姜平介绍,从2008年开始上海就建立了批发市场、集贸市场、超市肉食品的追溯系统。世博会期间又尝试在蔬菜领域建立追溯系统,现在这个系统还在完善,正在筹划进一步推广这个追溯系统的范围和领域,考虑在水产品、牛羊制品、牛羊肉制品等领域都建立一整套比较完善的追溯系统。

  市民代表还提到了菜价上涨的话题。对此姜平表示,上海是个特大型城市,80%的粮食是靠外省市调入,所以对价格的调控能力有限,但在蔬菜方面可以有所作为。目前上海正努力改进流通结构,便于储存运输的冬瓜、黄瓜、土豆等大量从其他省市调入,不容易储存运输的绿叶菜尽量从上海本地供应。每天确保有4000吨绿叶菜上市供应,这是调控价格的基本条件。此外,本市建立了保冬淡和保夏淡的机制。上海在全国首创保价格险,鼓励农民多种菜。此外,本市还在推进蔬菜进社区工作,目前39个点已经布局,周末都有蔬菜进社区,低于市场价30%,因为减少了流通环节的成本。

  政府非常鼓励年轻人创业

  交流中,上了年纪的市民关心养老问题,而年轻人则关心自己的就业、创业。

  姜平回应,“十一五”末,上海有10万张养老床位,现在还在进一步努力,争取尽快实现12万张养老床位的能力。“十二五”期间,在地铁能够通达的郊区新城和大型居住区,将布局新的养老机构。同时,上海也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鼓励社会资金参与到养老服务机构的建设中。

  对于青年市民代表反映的就业、创业压力问题,姜平表示,上海这样一个特大型经济城市,特别需要不断有创业、创造和创新,政府非常鼓励年轻人创业。从前几年开始,就有“天使基金”鼓励大学生创业。近年来,还在全社会的人群中实施了“万人创业项目三年行动计划”。今年到10月份为止,已经完成了1万人创业的计划。要鼓励大学毕业生改变就业观念,鼓励从事技术工作,给予他们一定的社会待遇、社会地位和福利报酬,倡导多元化发展途径。

  他还说,对社会弱势群体、特困人群的关爱是一个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今年7月,市政府出台政策,对特困人群有一个与物价指数挂钩的补贴制度,使他们的生活能够有保障。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