堵疏结合商户居民各得其所 闸北探索分类管理整治市容顽症

作者:    时间:2012-02-06 08:57:56    浏览:

在天目路、大宁国际商业广场等主干道和景观区域,确保全天候无占路设摊等市容脏乱差现象;在临汾路等中小道路,实施疏堵结合的“包容式”管理。为整治市容顽症,闸北区提出分类治理、分别“开处方”的监管方式,经过半年多的实践探索,区域市容环境面貌大为改观。最新测评显示,全区道路常态优良率达到95%以上;市容管理投诉结案率达到100%;群众投诉发生率明显下降,由往年排名全市各区县前列变成投诉最少的区县之一。

  “严禁”区域务必还路于民

  这些天,有心的市民走过铁路上海站、上海长途客运总站附近的徐家宅路、交通西路等路段,会发现以往的脏乱差现象不见了。这一变化,就是分类管理中“严禁占道”监管的结果。闸北区绿化市容局局长兼城管执法局局长魏步良介绍说,这些路段由于监管职责涉及多个部门,使得此前虽有整治,可违法违规行为每每“卷土重来”。闸北区提出对市容顽症分类治理后,根据居民和旅客的呼声,将天目西路、西藏北路、河南北路等13条主干道,以及铁路上海站地区、大宁国际商业广场、阳泉路以西地区等3个景观区域设定为“严禁占道”区域,实施“联合、联动、联勤、联网”的扁平化、精细化常态长效管理和执法,坚决彻底地取缔占路设摊、跨门营业等市容脏乱差行为,确保实现还路于民的管理目标。眼下,这些重点地段大多实现了全天候市容美观、道路畅通整洁的整治目标。

  “包容式管理”巧治占道经营

  临汾路马路夜市名气不小,但近千个摊位10多年来一直占据着临汾路的人行道、非机动车道和机动车道,也令周边居民和途经司机不堪其扰。市、区有关部门取缔整治这一马路夜市不下50次,始终没有根治。“究其原因,还是因为马路夜市既满足了部分市民的生活需求,也是相当一部分摊贩的生存之道,他们都是生活拮据的弱势群体”,彭浦新村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

  根据这一现状,临汾路马路夜市被纳入分类管理的“控制”区域,采取“包容式管理”。在临汾路南侧、非机动车道和机动车道、公交站点、弄堂口等区域全天候禁止设摊;将原摊位缩减至400余户,并全部规范安排至临汾路(岭南路至共和新路)北侧较宽的人行道,同时保持行人走道畅通;摊贩营业时间统一控制在人、车较少的夜晚10点到次日凌晨2点。管理新举措试运行半年来,临汾路基本保持畅通,投诉量降到了零。

  闸北区表示,“包容式管理”的核心是堵疏结合,所以要在那些公共服务配套不全、居民有一定需求的路段设置疏导点,让经营户和居民、行人各得其所。比如,北站地区因旧区改造撤出了部分菜市场,既引发周边居民买菜难,又引来商贩随意占路经营。眼下,区绿化市容局、城管执法局和北站街道利用海宁路上闲置的动拆迁基地,设立了 “北站地区市容环境疏导点”,将200多个路边摊迁进室内经营。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