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进一步加强水运建设市场信用信息管理和使用工作的通知
- 《电力系统调节能力优化专项行动实施方案(2025—2027年)》政策解读
- 强化电力监控安全防护体系,支撑新型电力系统建设
- 国家能源局有关负责同志就《关于支持电力领域新型经营主体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答记者问
- 《国家能源局关于加强电力安全治理 以高水平安全保障新型电力系统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政策解读
- 住房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关于加强建设工程企业资质动态核查工作的通知
- 挖掘数据要素 强化整合融通 推进城建档案信息资源一体化建设
- 国家能源局浙江监管办公室召开2024年度浙江电力调度交易与市场秩序厂网联席会议
- 政策支持新型储能加速发展 上市公司加码布局
- 我国建成具备国际竞争优势的新能源全产业链体系
尊重保障人权维护社会和谐 上海代表团审议刑诉法修正案草案
3月8日下午,上海代表团举行小组会议,认真审议刑事诉讼法修正案(草案)等法律案。市委副书记、市长韩正代表,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刘云耕代表参加审议。
代表们审议时认为,实践证明我国的刑事诉讼制度总体上是科学的、合理的,但是刑事诉讼法修改16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在刑事犯罪方面也出现了新情况。此次修改刑事诉讼法,是进一步加强惩罚犯罪和保护人民的需要,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需要,也是深化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的需要。此次刑诉法修改很有必要,也十分重要。大家认为,修正案(草案)起草和审议非常慎重,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包括向全社会公开征求意见,经过常委会两次审议再提交全国人大审议,体现了法制建设的民主和科学。此次提交大会审议的刑事诉讼法修正案(草案)在总则中明确写入“尊重和保障人权”。朱玉辰、郭广昌等代表在审议时指出,尊重和保障人权是我国宪法确立的一项重要原则,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在刑诉法修正案中规定这几个字,不仅有宣示性,也有指导性意义。
应勇代表说,修正案体现了惩罚犯罪与保障人权的统一、司法公正与效率的统一、吸收借鉴与制度创新的统一、立足国情与回应关切的统一。本次刑诉法的修改,进一步完善了侦查手段,增设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逃匿、死亡案件违法所得没收等程序,将对司法机关更好地发挥打击犯罪的职能作用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同时,修正案(草案)明确规定不得强迫任何人自证其罪,进一步完善了非法证据排除机制,规定侦查阶段犯罪嫌疑人可以委托辩护人,死刑复核期间辩护律师提出要求的应听取其意见,这些都充分体现了立法机关对人权保障的高度关注。
陈旭代表说,此次刑诉法的修改高度重视程序公正在司法公正中的作用,大量吸收了司法改革和司法实践的成功经验,修改后的刑诉法指导思想更加明确、内容更加丰富、程序更加严谨。他认为,刑诉法此次修正后,检察机关法律监督将会有更大空间,也需要面临更多的挑战。比如修正案(草案)对证据制度进行修改,吸收了原先两个证据规定中的内容,对排除非法证据做了具体的规定,更加注重证据来源合法性的要求,对检察机关还提出了对证据收集的合法性进行监督的要求。司法机关和司法人员需要进一步更新执法理念、提高思想认识。
林荫茂代表说,修正案(草案)认真审慎地回应了社会呼声,为进一步深化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惩罚犯罪和保护人民、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创造了条件。金长荣代表说,这次刑诉法修改是把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转化为国家意志,坚持了从我国国情出发,既循序渐进,与时俱进,又不超越现阶段的国情,坚持了原则底线。
张全代表建议,公安、检察等执法机关要提高侦查能力,确保社会公平正义的实现。樊芸代表建议,财政要支持检察院对看守所的独立监督制度,如设置独立监控设备等。陈戌源代表建议,此次刑诉法修改后,刑法、治安管理条例等其他法律法规也要做相应修改,保证法律之间的紧密衔接。对于修订后的刑诉法还要加强宣传,使社会公众了解此次修法的指导思想和主要精神、了解我国社会民主法治的进步。
叶倩、张喆人、吕亚臣、孙毅彪、金兴明、杜斌等代表也分别提出了审议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