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进一步加强水运建设市场信用信息管理和使用工作的通知
- 《电力系统调节能力优化专项行动实施方案(2025—2027年)》政策解读
- 强化电力监控安全防护体系,支撑新型电力系统建设
- 国家能源局有关负责同志就《关于支持电力领域新型经营主体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答记者问
- 《国家能源局关于加强电力安全治理 以高水平安全保障新型电力系统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政策解读
- 住房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关于加强建设工程企业资质动态核查工作的通知
- 挖掘数据要素 强化整合融通 推进城建档案信息资源一体化建设
- 国家能源局浙江监管办公室召开2024年度浙江电力调度交易与市场秩序厂网联席会议
- 政策支持新型储能加速发展 上市公司加码布局
- 我国建成具备国际竞争优势的新能源全产业链体系
上海市科学技术奖励大会隆重举行 俞正声讲话韩正主持
上海市科学技术奖励大会3月30日在上展中心隆重举行。市委书记俞正声讲话强调,创新是一个国家的生机和希望,也是一个城市的活力和后劲所在。在上海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征程中,广大科技界和科技工作者肩负着重大使命,希望同志们按照中央对上海提出的率先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率先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要求,坚持不懈抓创新,坚定不移促转型,进一步积聚和形成上海发展的新优势。
市委副书记、市长韩正主持会议,市领导刘云耕、殷一璀、杨雄、李希、丁薛祥、钱景林、姜樑出席,副市长沈晓明宣读《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表彰2011年度上海市科学技术奖获奖项目(人员)的决定》。
2011年度上海市科学技术奖授奖总数326项(人)。授予中国工程院院士、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教授周良辅,中科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教授贺林科技功臣奖;授予自然科学奖23项、技术发明奖22项、科技进步奖277项。另授予加拿大籍精神卫生专家费立鹏(MichaelRobertPhillips)、日本籍心血管专家小室一成(IsseiKomuro)国际科技合作奖。
会上,市领导为获奖代表颁奖。获奖代表贺林、上海市交通信息中心主任江绵康作交流发言。
俞正声在讲话时代表市委、市政府向获奖的集体和个人表示热烈祝贺,向全市广大科技工作者表示诚挚问候,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和参与上海科技事业发展的海内外朋友们表示衷心感谢。他说,过去的一年,上海的科技事业加快发展,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涌现出一批重大科技成果,战略性新兴产业加速发展,张江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全面启动,国家技术创新工程深入实施,科技创新为全市创新驱动、转型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俞正声在讲话时分析了上海创新现状,指出必须加快发展创新型经济。他说,上海的创新基础较好,但与兄弟省市相比仍有一些不足:一是企业技术创新主体不够到位;二是新产品、新技术的市场推广和转化依然不够顺畅;三是科技与金融结合不够紧密。我们必须正视不足,下大力气突破一些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的瓶颈制约,牢牢把握创新型经济发展的先机和主动权。要充分发挥张江的引领支撑和带动作用,加快突破一批制约产业发展的重大关键核心技术;要坚持新兴与改造并举,既要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又要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加大高新技术的应用推广力度;要注重交叉与融合并重,大力促进科技与文化、与金融的结合。
俞正声指出,要加速集聚创新型人才。要着力打造创新创业的事业平台,为各类人才施展才华创造更加有利的条件; 要着力提供成长成才的发展空间,建立以创新质量和实际贡献为导向的评价机制;要着力做好科技人才的服务工作,切实解决高层次人才的后顾之忧。
俞正声强调,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这是推动上海科技事业发展、推动上海创新转型的动力。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目的是要完善创新体系,关键是要强化企业的技术创新主体地位,核心是要建立完善应用技术体系,同时,还要健全科技中介服务体系。要进一步优化创新环境,重点营造好“三个环境”:一是更加宽容的人文环境,既要尊重科技发展规律,鼓励多出成果、快出成果,更要强调理解宽容失败,鼓励大胆探索,提倡学术争鸣;二是更加宽松的政策环境,给予科技创新创业适当的政策激励、引导和保护,激发各类创新主体的积极性;三是更加开放的市场环境,为不同类型、不同所有制的科技企业提供公平的竞争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