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进一步加强水运建设市场信用信息管理和使用工作的通知
- 《电力系统调节能力优化专项行动实施方案(2025—2027年)》政策解读
- 强化电力监控安全防护体系,支撑新型电力系统建设
- 国家能源局有关负责同志就《关于支持电力领域新型经营主体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答记者问
- 《国家能源局关于加强电力安全治理 以高水平安全保障新型电力系统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政策解读
- 住房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关于加强建设工程企业资质动态核查工作的通知
- 挖掘数据要素 强化整合融通 推进城建档案信息资源一体化建设
- 国家能源局浙江监管办公室召开2024年度浙江电力调度交易与市场秩序厂网联席会议
- 政策支持新型储能加速发展 上市公司加码布局
- 我国建成具备国际竞争优势的新能源全产业链体系
确保轨道交通运营安全有序 市人大常委会听取审议报告
确保轨道交通运营安全有序,落实安全措施和管理制度,有效应对高峰时段超大客流的分流,及时应对和消除轨道交通运营安全面临的风险和隐患。市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三次会议4月19日继续举行,听取并审议了关于轨道交通安全情况的报告。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刘云耕主持会议并讲话。
会议听取和审议了市交通港口局局长孙建平所作的关于本市轨道交通安全情况的报告。据介绍,市交通管理部门和运营企业近期努力加强轨交运营安全管理,开展既有线路运营安全性评价,加大运营安全隐患排查及整治力度,完善行车管控管理规章与对策措施,缓解大客流压力,强化现场安全管理措施等。市人大专项监督调研组认为,本市轨道交通运营的整体情况良好,基本做到了安全、有序,但仍面临一定的风险和隐患。各有关部门和相关企业要高度重视运营安全,从保障运营向确保安全转变,从限流向分流转变,从书面完善向加强演练转变,积极开展对策研究,形成管理长效机制。
在审议中,陈兆丰、史秋琴等委员认为,城市轨道交通运行安全,要从规划、设计、建设阶段就充分考虑今后的运营安全因素,特别是目前本市大型居住区和科技园区过度依赖轨交出行,要从引导人口的合理布局、产业结构调整上,形成合理的人口布局和科学的交通网络。甘忠泽、张载养等委员建议,要从落实“公交优先”战略的大背景下考虑轨道交通运行安全,确保公交的路权优先、信号优先,使轨交网和公交网有机结合起来。对于因管理人员紧缺、管理经验的不足带来的安全问题挑战,吕民元委员、许丽萍代表认为,可考虑设立轨道交通技术学校,培养轨交专业人才,同时对人才队伍进行分类管理。张爱民、王中、朱言文、唐宁委员和市人大代表张艳、杨捷等也分别围绕轨道安全管理、改善轨交安检制度等发表了意见建议。
会议表决通过了 《上海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的规定》、《上海市市民体育健身条例(修订)》、《上海市产品质量条例》、《上海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条例》、关于废止《上海市城乡集市贸易食品卫生管理规定》的决定,以及关于个别代表的代表资格的报告。
会议还表决通过了有关人事任免案,决定任命朱言文为上海市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法制委员会委员,任命吕贵为上海市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华侨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外事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任命施凯为上海市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免去其上海市人大常委会研究室主任职务;任命戴海波为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主任,免去王坚的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主任职务;任命黄红为上海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任,免去谢玲丽的上海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任职务;任命荚振坤为上海海事法院副院长,免去其海商庭庭长职务。
刘云耕在常委会结束前的讲话中指出,本次会议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良好成效,会议审议和表决的市民体育健身、产品质量、城市管理行政执法、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等法规草案,紧密结合本市经济社会发展出现的新情况,在保障群众合法权益、推动建设法治政府和服务政府等方面作出相关制度设计和法律规定。市政府及有关部门要认真做好法规实施前的准备工作,确保法规真正落到实处,发挥应有效力。
刘云耕说,本次会议听取和审议的轨道交通运营安全和食品安全两项监督工作报告,都是直接关系市民生命安全和城市运行安全的重要工作,也是常委会在去年开展专项监督和专题询问后的跟踪监督,希望市政府及有关部门认真研究常委会审议意见,推进安全监管工作科学化、制度化、常态化,同时,进一步强化企业安全责任,形成全社会参与安全监督的良好氛围,真正使上海成为运行最安全、市民最放心的城市之一。
刘云耕强调,要以对代表、对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认真做好代表议案办理工作。扎实做好常委会五年工作总结,并对涉及全市工作大局和人大工作长远发展的问题加强研究,为本市人大工作持续发展和推进民主法治进程凝聚力量、不懈努力。
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王培生、胡延照、钟燕群、杨定华、蔡达峰、郑惠强、吴汉民出席会议。副市长沈骏,市人民检察院检察长陈旭列席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