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进一步加强水运建设市场信用信息管理和使用工作的通知
- 《电力系统调节能力优化专项行动实施方案(2025—2027年)》政策解读
- 强化电力监控安全防护体系,支撑新型电力系统建设
- 国家能源局有关负责同志就《关于支持电力领域新型经营主体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答记者问
- 《国家能源局关于加强电力安全治理 以高水平安全保障新型电力系统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政策解读
- 住房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关于加强建设工程企业资质动态核查工作的通知
- 挖掘数据要素 强化整合融通 推进城建档案信息资源一体化建设
- 国家能源局浙江监管办公室召开2024年度浙江电力调度交易与市场秩序厂网联席会议
- 政策支持新型储能加速发展 上市公司加码布局
- 我国建成具备国际竞争优势的新能源全产业链体系
如何让水泥土桩不服“软” 本市启动相关研究寻找地基加固新法
如何让水泥土桩不服“软” 本市启动相关研究寻找地基加固新法
( 2012年08月07日 )上海地处长江三角洲,土质松软,摩天高楼、地铁隧桥在这里“上天入地”不容易。为寻找“软土之城”地基加固的新办法,让现代城市建设得更稳、立得更牢,由上海尚技建筑科技有限公司、上海现代建筑设计集团、同济大学共同承担的“大直径类刚性水泥土桩技术应用研究”,日前正式启动。
上海属滨海平原地貌类型,地下水位高,有着深厚的软土地基。上海软土主要特点为高含水量、大孔隙比、高压缩性和低强度,同时灵敏度高、渗透系数小、有明显的流变特性。随着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软土加固的问题愈发重要,譬如基坑工程、地铁车站工程、隧道盾构加固等,需要大量的软土加固解决软土变形问题。
大直径类刚性水泥土桩,是一种深层旋喷搅拌混合水泥土桩。专利持有人、尚技公司总工程师卢信雅认为,这是水泥土桩系列中的一种新桩型,以大直径、高强度、低能耗、施工设备简单等特点,填补了目前国内岩土工程领域在淤泥质软土地区高强度水泥土桩的空白,已在珠江三角洲地区推广应用。
此次启动的“大直径类刚性水泥土桩技术应用研究”,将基于上海地区软土地层特别是淤泥质软土特性,提出一种适合上海软土地区加固的新型大直径类刚性水泥土桩。在一年时间内,通过工程示范和现场试验形成相关施工工法和设计技术,为上海地区地下空间工程建设提供技术和工法支撑。
上海现代建筑设计集团技术中心副总工程师李进军指出,相关研究成果可应用在上海市基坑工程、隧道盾构工程和地铁工程中的软土加固中,在取得一定经验后进一步推广。这将有助于提高上海地区的水泥土搅拌桩加固强度和效果,保护地下空间开发的周边环境,减少软土变形,减少工程事故发生,提高工程建设质量。同时,提高地下空间开发中的软土加固效率,节省建筑材料。
【相关链接】
上海地区常用的软土加固形式包括,压密注浆、双轴水泥土搅拌桩、高压旋喷桩等,近年来还从日本引进了一些较为先进的工艺方法。不过,由于上海地区浅层软土特别是第4层淤泥质软土土性软弱,软土加固效果不明显,加固强度较低,常常要采用加工加时加料的方式,才能达到规范要求。
来源:中国上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