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上海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科技周启动申城“绿色建筑”将凸显规模效应

作者:chinazz    时间:2013-10-25 08:54:35    浏览:

   (记者 顾今)“十二五”期间,上海将创建绿色建筑面积不少于1000万平方米,推广重点将由“单体建筑”向“规模化、区域化”转移,形成产业发展的规模效应。2014年起,新建的政府投资建筑、公益性建筑、大型公共建筑、保障性住房及多个区域的新建项目将率先全面执行绿色建筑标准。这是记者从10月9日举行的2013上海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科技周开幕式上了解到的信息。
  由中国建筑节能协会和上海市绿色建筑协会共同主办的“上海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科技周”活动,主要由开幕式、中国建筑节能协会2013年会、第六届上海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国际论坛、城市可持续发展论坛构成,同期还举办了GBC2013上海绿色建筑与节能国际展览会。
  科技周开幕式上,上海市政府副秘书长黄融、中国绿色建筑协会会长郑坤生致辞。上海市建设交通委总工刘千伟、上海市绿色建筑协会会长甘忠泽分别为开幕式作主旨发言。上海市绿色建筑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许解良主持开幕仪式。
  据介绍,上海是国内较早开始绿色建筑研究、评价、示范和推广运用的城市,2008年,全国首个绿色建筑标识项目诞生于上海。截至2013年9月,在住建部网上公示公告的绿色建筑评价标识项目中,上海有近90个项目,总建筑面积达700万平方米。其中,三星项目34个,总建筑面积达239.85万平方米。“十二五”期间,该市将完成创建绿色建筑面积不少于1000万平方米。2014年起新建的政府投资建筑、公益性建筑、大型公共建筑、保障性住房以及八个低碳实践区、七个郊区新城,世博园区、上海国际旅游度假区、虹桥商务区、临港地区、前滩地区、黄浦江两岸六大重点功能区域的新建项目将率先全面执行绿色建筑标准。
  上海市的“绿色建筑”推广重点将由“单体建筑”向“规模化、区域化”转移,推广区域由城市向郊县拓展,以点带面、层层推进,逐步加强“绿色建筑”的推进力度,形成产业发展的规模效应,并着力推广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等“绿色建筑”技术成果,发展绿色建材和资源循环化利用。同时,将以配套政策为激励手段,鼓励“绿色建筑”产业链各环节企(事)业单位积极参与“绿色建筑”建设事业。
  本次科技周活动力求全方位展示上海以及夏热冬冷地区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等成果。其中,“第六届上海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国际论坛”作为上海地区传统的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学术交流与研讨平台已连续举办五届,重点关注绿色建筑与节能项目的实际运营与后评估、地区性适宜技术、建筑系统解决方案以及产业建设成果等热门话题;“城市可持续发展论坛”以宏观战略研究的视角,透视未来世界大都市的发展趋势,畅想未来上海的城市发展愿景;科技周同期还举办了“GBC2013上海绿色建筑与节能国际展览会”,展出面积达到25000余平方米,近200家展商参展,参观人次数预计达到约2万人次,展出内容涵盖绿色建筑规划、设计、施工、材料、设备、运营等全产业链企业成果。
  展会现场,被誉为建筑工业化整体服务商的龙信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展出的工业化代表工程模型、视频,吸引了与会者的眼球。该集团董事长陈祖新告诉记者,他们的住宅产业化技术体系由模块拼装式全装修、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薄壁轻钢轻混结构三大块组成;建筑工业化“交钥匙工程”解决方案,从工业化研发、设计一体化、构件预制、施工一体化、服务一体化五个方面入手,从而已经形成了龙信工业化发展模式。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