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进一步加强水运建设市场信用信息管理和使用工作的通知
- 《电力系统调节能力优化专项行动实施方案(2025—2027年)》政策解读
- 强化电力监控安全防护体系,支撑新型电力系统建设
- 国家能源局有关负责同志就《关于支持电力领域新型经营主体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答记者问
- 《国家能源局关于加强电力安全治理 以高水平安全保障新型电力系统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政策解读
- 住房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关于加强建设工程企业资质动态核查工作的通知
- 挖掘数据要素 强化整合融通 推进城建档案信息资源一体化建设
- 国家能源局浙江监管办公室召开2024年度浙江电力调度交易与市场秩序厂网联席会议
- 政策支持新型储能加速发展 上市公司加码布局
- 我国建成具备国际竞争优势的新能源全产业链体系
家具市场价是出厂价6倍 成交价多为标价一半
近日,在佛山举办的第八届红木家具艺术博览会上,一套刷新吉尼斯最贵红木家具记录的价值1.8亿元的红木家具震惊世人眼球;而在终端家具商场,动辄几万元的实木餐桌、十几万的乳胶床垫比比皆是,让消费者对于家具产品的性价比屡屡产生怀疑。家具行业是否依然暴利?记者采访了解到,近几年家具行业呈现毛利高、净利率低的状况。业界普遍认为,家具行业亟需向高新科技产业转型。
现象1:
市场价是出厂价4~6倍
随着物价持续上扬,家具等大件商品的价格也是水涨船高。尽管毗邻佛山、东莞等多个家具原产地,广州(楼盘)市场动辄上万元的家具价格还是让众多消费者望而生畏。
记者了解到,广东本土生产的大部分家具,从厂家到消费者,总会经历 “厂家—经销商—卖场—消费者”的基本流程。在这个过程中,家具价格不断上涨。记者走访市场发现,以半皮沙发和实木床为例,一套知名品牌的3+贵妃位半皮真皮沙发,标价多在15000元左右;一张大品牌的实木大床,标价多在10000元以上。而业内人士告诉记者,一套皮沙发的出厂价约在3000~4000元,一张实木大床的出厂价约为2500~3000元。
现象2:
成交价多为标价一半
据了解,家具产品标价与出厂成本价相差4倍以上,这是否代表着家具行业的暴利?业内人士指出,实则不然,家具行业的零售特点是终端折扣大,标价与成交价相去甚远。百强家具董事长陈晓太告诉记者,在当下的家具市场,其价签上标注的价格通常比较高,但经过商场促销、店庆促销、工厂团购等名头的打折后,最终成交价却往往只有标价的一半甚至更低。“家具行业暴利时代早就结束了,消费者也比十年前更加理性和聪明,买一套沙发至少会比较3~5家品牌,同档次品牌之间的价格战使得产品的最终销售额大幅缩水。”
记者调查
行业利润仅10%~20%
佛山一位实木家具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大约10年前,佛山地区的家具行业有过相对高额利润的辉煌时期,但2011年以来,“家具行业的高利润已成历史。”最近几年,实木家具成为消费主流,这引出两个现象:木材不够用,大量进口自缅甸、越南等东南亚国家;加工劳动量增加,材料利用率下降,最终导致成本大幅增加。他举例说,一整套中高档实木家具组合,原材料要耗费接近3万元,加上人工、机器消耗等1万余元,光成本就高达4万多元。而这样一套组合家具,出厂价不可能高于5万元,“价格竞争太激烈,高了没法卖。”如此算下来,一套5万元的家具,厂家纯利润不超过5000元。记者走访了解到,目前家具行业的毛利润率的确高达30%~50%,而去除多种成本,目前行业的净利润率在10%~20%左右。
业界:转型高新产业迫在眉睫
广东省家具协会秘书长张承志指出,家具这个传统行业有两个特点:第一是暴利,从出厂到最终消费者手里,大概要加价好几倍;第二是薄利,近几年,由于内忧外患多重因素,家具工厂和经销商的净利润率大幅降低。单纯从生产成本的角度来说,家具并不贵,但租金等各种成本占比很高,因而使价格背离价值。这一现象反映了传统家具营销模式的极大弊端,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值得中国家具行业深刻反思。
业内人士指出,家具微利将让家具行业面临一场巨大的考验,那些管理不善,成本较高,只有暴利之下才有生存空间的企业面临被淘汰的危险;生存下来的家具企业,必须依靠完善内部管理,提高质量降低成本重新获得发展的机会;必须依靠生产、营销等方面的进一步调整从而注入新的动力。
健威家具市场部李之茂表示,这场“微利时代”将非常明显地体现出“强者更强,弱者死亡”的市场竞争规律。除了品牌、价格两大因素,服务的及时性和有效性将成为未来家具竞争的主导模式,提升整合服务与整合营销能力也将成市场趋势。
联邦家私董事局主席助理钟海舟表示,家具行业要赶紧从传统行业向高新技术行业转型,联邦近年就投入巨资改良生产线,研发出多项行业领先的实木稳定性、静电喷涂技术等,增加家具产品的科技含金量,提升了产品的利润率和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