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进一步加强水运建设市场信用信息管理和使用工作的通知
- 《电力系统调节能力优化专项行动实施方案(2025—2027年)》政策解读
- 强化电力监控安全防护体系,支撑新型电力系统建设
- 国家能源局有关负责同志就《关于支持电力领域新型经营主体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答记者问
- 《国家能源局关于加强电力安全治理 以高水平安全保障新型电力系统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政策解读
- 住房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关于加强建设工程企业资质动态核查工作的通知
- 挖掘数据要素 强化整合融通 推进城建档案信息资源一体化建设
- 国家能源局浙江监管办公室召开2024年度浙江电力调度交易与市场秩序厂网联席会议
- 政策支持新型储能加速发展 上市公司加码布局
- 我国建成具备国际竞争优势的新能源全产业链体系

中铁上海工程局将高标准推广到外地
“开眼界了,上海的工程管理太细致,相比之下我们以前真有点‘野路子’。”前几天,刚并入中铁上海工程局的辽宁锦州北方公司,迎来了总部派出的一支讲师团。公司员工花了两天时间,跟着讲师团学习如何用“上海标准”管理现代工程项目后,发出了这样的感慨。
“中铁上海局根在上海,但工程遍布全国。”公司相关负责人说,由于在工程管理领域,特别在环保、安全等方面,“上海标准”普遍高于国内其他地区,“因此不管工程在哪里,我们都坚持用上海标准管好工地”。
给养鸡场装上声屏障
在中铁上海局位于安徽当涂县的一个市政建设工地上,项目党委书记冯玥介绍,他们工地在当地很另类,“我们自我加压,严格管控扬尘、噪音和夜间施工,把当涂当成了上海市中心。”冯玥说,为了控制扬尘,工地上准备了两台专业洒水车,还设立了一名“洒水官”,并把“洒水官”的手机号码公布给周边百姓和施工人员。“洒水车平时每天按计划在工地内外跑,但如果周边百姓或者工人感觉扬尘大了,可以随时给‘洒水官’打电话,‘遥控’指挥洒水车再额外多转几圈。”
在噪音管控方面,离工地20米处有个养鸡场,工地噪音可能会影响母鸡下蛋,原本养鸡场老板已经准备自认倒霉了,冯玥却约了当地政府工作人员主动找上门,双方共同出资近8万元,在养鸡场周围安装了半圈声屏障。“这件事情让周围老百姓赞叹,说以前从没见过这么‘客气’的工地”。
白龙港经验送到滇池
除了复制“上海标准”,中铁上海局的讲师团还在全国各项目中推广“上海技术”。
讲师团成员、中铁上海局市政公司副总经理胡斌说,去年他亲手将公司在上海白龙港项目中积累的全球最大直径顶管施工技术,送到了云南滇池旁。
“昆明有个滇池治理项目,当地的施工队伍没顶过直径4米的管材,不敢动手,准备追加投资改做盾构。”就在这个节骨眼上,讲师团带着白龙港项目中的全套施工技术前来支援,甚至把上海水务局为白龙港项目制定的水务行业标准以及管材制造工艺标准等全部带去了当地。
“有了这些资料,再加上上海技术人员的现场指导,当地施工队伍立马有了底气。这项工程今年5月已经完工,效果非常好。”胡斌说。
据悉,中铁上海局目前已将“上海标准”和“上海技术”推向全国10个公司办事处、13个子分公司以及163个在建项目,虽然管理成本有所上升,但带来的回报更加可观。
就像当涂的那个工程,冯玥说,项目刚结束,当地政府就主动找上门,邀请他们参与县里首个景观大桥的工程投标,工程造价近1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