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进一步加强水运建设市场信用信息管理和使用工作的通知
- 《电力系统调节能力优化专项行动实施方案(2025—2027年)》政策解读
- 强化电力监控安全防护体系,支撑新型电力系统建设
- 国家能源局有关负责同志就《关于支持电力领域新型经营主体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答记者问
- 《国家能源局关于加强电力安全治理 以高水平安全保障新型电力系统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政策解读
- 住房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关于加强建设工程企业资质动态核查工作的通知
- 挖掘数据要素 强化整合融通 推进城建档案信息资源一体化建设
- 国家能源局浙江监管办公室召开2024年度浙江电力调度交易与市场秩序厂网联席会议
- 政策支持新型储能加速发展 上市公司加码布局
- 我国建成具备国际竞争优势的新能源全产业链体系
市人大常委会开展专题询问会诊城市顽症
违法搭建,媒体屡次曝光,为何还是难拆?无序设摊,为啥在区区交界处总有“谦让执法”的感觉?9月25日,市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15次会议就城市顽症治理进行专题询问,市发改委、市商务委、市工商局、市绿化市容局、市建设管理委等13个政府部门的负责人参加应询。其中,违法搭建和无序设摊,成为专题询问中最受关注的两大“顽症”。
拆违将持续保持高压态势
沈志先委员开门见山,直击“违法建筑”现象,“我们在视察中发现,不少别墅区存在违法建筑,都是多年来啃不动的硬骨头,请问在这场攻坚战中,如何才能做到标本兼治?”
许德明委员也抛出“底数”之问,“今年违法建筑的‘底数’是否清楚?明年的目标是什么?”
市建管委主任汤志平应答,“今年本市将建立违法建筑数据库,摸清底数。”汤志平说,违法建筑有蔓延的态势,当下首要任务就是遏制新增,同时,存量也要逐年消除,副市长蒋卓庆则应答,“不少违法建筑都是多年来累积下来,遏制存量违法建筑,需要整合执法资源,依法推进;下一阶段重点是要处理存量违法建筑,达到明显处置成果。”
据统计,全市现在别墅区有36个存在违法搭建。市人大代表许丽萍追问,拆除这些违法别墅到底难在何处?
汤志平坦言,“因为源头控制不力,等到建成再去处理,拆违成本就不断上升。”事实上,目前本市拆违难点有三:一是存量违法建筑的底数尚未准确摸清;二是各个区县的认识和整治水平不平衡,各项措施手段仍需抓好落实;三是相关政策在执行中,需进一步细化。“我们已制定了三年计划,到2017年会把存量全部拆除。”
专题询问透露出一个鲜明信号:本市拆违将持续保持高压态势,并打破传统预期,不会“搞一阵子”,而是要坚决完善治理违法建筑的常态长效机制。
加强考核促进特定区域顽症治理
乱设摊打击多年,经过“猫鼠游戏”的拉锯整治,委员们认为,“疏堵结合”是解决问题的最有效方式。胥传阳委员提出,“疏和堵是相对的,但疏的公共资源是什么?”
市绿化市容局局长陆月星回答,“堵”和“疏”不能简单理解为非此即彼的关系,必须实事求是地综合运用两种手段,要实行分类差别化管理。“疏导关键是合理。”陆月星说,合理就要对设摊的供求关系做梳理。例如火爆的周浦夜市,整治马路乱设摊之时找准市民、摊贩合理需求结合点,合理规划管理,不仅让环境一变,摊贩生意不受影响,市民消费还要更有保障。
叶青委员以曹家渡鲜花市场这一反复治理却解决不了的无序设摊案例提出疑问:“这一地点涉及普陀、静安、长宁三区,有种‘谦让执法’的感觉。”陆月星表示,设摊是“游击战”,打击设摊要采取“运动战”,目前正通过加强考核手段等措施来促进特定区域的顽症治理。此外,执法属地社会化管理方面将多探索一些路径:“我们现在疏导比较成功的是委托第三方对设摊进行管控,依托网格化将管理延伸到街道。”
吴凡委员提出,无序设摊存在的根源是正规商贩没能满足老百姓的日常需求,“我们见过高大上的购物中心,但是老百姓的生活却是油盐酱醋,需求没有被满足,这些无序设摊才会屡禁不止。”
市商务委副主任吴星宝表示,对需求首先要看是否合理,是否会对当地居民造成影响,新的商业模式是否有效等。目前相关部门已初步拿出方案听取意见,最终会拿出对疏堵点的规划和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