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进一步加强水运建设市场信用信息管理和使用工作的通知
- 《电力系统调节能力优化专项行动实施方案(2025—2027年)》政策解读
- 强化电力监控安全防护体系,支撑新型电力系统建设
- 国家能源局有关负责同志就《关于支持电力领域新型经营主体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答记者问
- 《国家能源局关于加强电力安全治理 以高水平安全保障新型电力系统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政策解读
- 住房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关于加强建设工程企业资质动态核查工作的通知
- 挖掘数据要素 强化整合融通 推进城建档案信息资源一体化建设
- 国家能源局浙江监管办公室召开2024年度浙江电力调度交易与市场秩序厂网联席会议
- 政策支持新型储能加速发展 上市公司加码布局
- 我国建成具备国际竞争优势的新能源全产业链体系
能“争”善“战”才有市场 ——打造闽北建筑产业“升级版”
来自统计部门的数据,今年前四个月,我市建筑业完成建筑产值35.49亿元,同比增长0.2%。
微弱的增幅,近乎可以忽略,但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投资增速放缓这一大背景下,却显得来之不易。更可喜的是,年初市政府出台的《促进建筑业转型升级加快发展的九条措施(试行)》(以下简称“九条措施”)正在持续“发酵”,“升级版”的建筑业逐渐揭开面纱。
冲破困境 对症寻良方
全市364家施工企业中,拥有总承包一级企业资质的只有3家,专业承包一级企业仅2家,大部分企业一年产值不足2000万元;
全市3382名持有注册资格证书的建造师中,一级建造师仅126人,占比不足全省5%;
不提代表国家和省内建筑行业工程质量最高荣誉的“鲁班奖”、“闽江杯”,就连我市建筑工程质量最高奖“九峰杯”,本土企业也已多年无缘。
一边是本土企业“夹缝里求生存”,一边是“外来和尚好念经”。2015年,活跃在闽北的外地施工总承包企业有200多家,办理施工许可证的市本级房建及市政基础设施项目,近七成工程造价为外地企业包揽。
资质低、“个头小”、缺乏竞争力、人才大量流失……新常态下,这些困扰我市建筑业发展的症结愈加凸显。2015年,我市建筑业完成建筑产值甚至出现3%的负增长。
“建筑业已经从‘量’的扩张向‘质’的提升转变,只有在供给端发力,通过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促进产品提档升级,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我们的建筑业才可能走出困境。”南平市住建局局长杨新仪如是说。
经过多方摸底调研、征询意见,1月26日,市政府“九条措施”正式出台,“鼓励企业晋升资质等级”、“鼓励本市建筑业企业增加产值税收”、“支持本市企业优先承接市内工程”等内容,其力度之大、措施之实,让建筑行业信心为之一振。
优化结构 提升竞争力
改变“小而弱”的现状,努力解决结构性、素质性的矛盾和问题,这被列在了“九条措施”之首。
“对在我市注册的建筑业企业晋升资质等级的,企业最高资质等级晋升为施工总承包一级资质的一次性奖励50万元……”真金白银的扶助,给企业添注了动力。12日,在市住建局建筑业科,科长白小捷告诉记者,目前已经有3家二级企业准备晋升施工总承包一级资质。
南平同成建设工程责任有限公司就是其中之一。作为一家已有十年“房建总承包二级资质”的本土企业,同成建设不是不想“升级”,但相应增加的各项支出又让公司举棋不定。“在看到‘九条措施’文件后,我们立即开始筹备晋升一级资质。” 同成建设办公室负责人陈林富说,“九条措施”出台后,晋升一级企业奖励的这50万元能够很直接地降低企业成本。
人才是创新驱动的根本,建筑企业资质晋升需要大量引进高端人才,“九条措施”中对我市建筑业“新培养或新引进并履职5年以上的优秀人才给予1万元奖励”这项,从另一方面减轻了企业对“升级”的“恐惧”。在同成建设,12名一级建造师已经在注册,公司有望在明年跨入施工总承包一级企业之列。
市住建局审批科统计,5个月来,我市新增施工总承包三级企业35家;升级二级总承包企业4家,园林二级企业2家,一级专业承包企业6家;新增监理企业1家;新增招标代理企业6家,升级1家。
借助外力 培育“大块头”
4月28日,南平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与福建建工集团总公司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根据此协议,双方将合作经营南平建设集团子公司南平市市政工程有限公司,按照“资源共享、友好合作、优势互补、互惠互利”的原则,在城市建设的相关领域开展深度合作。
福建建工集团是我省国有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总承包特级企业,也是我省建筑行业资质最高、专业结构最齐、经营范围最广、产业链最为完整的龙头骨干企业。此次“引进来”,也是我市借助外力培育“大块头”、推动建筑业结构优化的一个重要举措。
“依照相关完税证明的确认,对企业每年完成建筑业产值进行奖励:市级一级企业年完成建筑业产值达15亿元的,给予一次性奖励50万元……”“九条措施”中鼓励本市建筑业企业增加产值税收,这让武夷隆鑫集团这样的施工总承包一级企业也颇为振奋,去年集团承接了总造价18亿元的工程,今年已全面开工。
集团总经理李泽标看中的还有一条:“建筑施工企业外出经营的项目回本市缴纳企业所得税,按地方财政所得的50%额度,予以奖励企业。”他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如果按照目前的税费计算,只要每产生1亿元的产值就能获得36万元的奖励。”这对于正“走出去”开拓市场的隆鑫集团而言,无疑是又一大利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