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不是所有项目都适宜工程总承包模式?
主持人:
唐来顺 中国江苏国际经济技术合作集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
嘉宾:
荣世立 中国石油和化工勘察设计协会理事长,中国勘察设计协会副理事长、建设项目管理和工程总承包分会会长
邓绍超 中国建筑企业高峰论坛理事会副理事长、广西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原总经理
陈松来 中天建筑设计研究院院长
黄展业 广西建工集团第五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设计研究院党委书记、院长
王 海 山东电力工程咨询院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
主持人:近年来,推行工程总承包模式是建筑企业发展的大趋势,是不是所有的项目都适合工程总承包的模式?请各位嘉宾从各自的角度谈谈工程总承包的适用范围。
荣世立:不是所有项目都适合做工程总承包,关键是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一是看需求。业主对项目的认识从可研、初步设计到施工图设计是在逐步深化的,在深化设计过程中,业主为了控制投资和保证工期,需要采用工程总承包模式。二是看是否有合格的工程总承包商。业主有需求,但没有合格的工程总承包商,就无法发包。三是看政府政策是否支持。
推行工程总承包的环境,有市场环境,有政策环境,还有自身的能力建设,这三个方面缺一不可。
同时,“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代表着中国的资金、中国的技术、中国的建设队伍要走出中国、走向国际,项目执行标准和组织方式要与国际接轨,所以政府部门非常重视工程总承包的推行。
邓绍超:工程总承包模式发端于业主方,而非政府、某个部门或者承包商,此观点基于“业主方是推动建筑业发展的Motor(发动机)”理论,业主方需要承包方提供全方位的服务。
工程总承包赋予承包商更大的资源配置空间,同时也赋予了更大的责任。工程总承包模式的推进实施,引发建筑业企业体制的变化与不适。企业必须具有全过程的能力,才有可能承担较为完整的、全过程的施工整合。
在技术方面,目前,BIM(建筑信息模型)技术为工程总承包模式的推进实施提供有利的支撑和保障。
在人才方面,项目经理是项目工程总承包模式的关键人物,对项目经理的培养首当其冲。造价师(估算师)在工程总承包中的地位和作用举足轻重,在项目全过程中的各阶段提供造价(成本)咨询并把握其合理性,是总承包模式实施的造价(成本)掌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