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更新
相关文章
- 关于进一步加强水运建设市场信用信息管理和使用工作的通知
- 《电力系统调节能力优化专项行动实施方案(2025—2027年)》政策解读
- 强化电力监控安全防护体系,支撑新型电力系统建设
- 国家能源局有关负责同志就《关于支持电力领域新型经营主体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答记者问
- 《国家能源局关于加强电力安全治理 以高水平安全保障新型电力系统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政策解读
- 住房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关于加强建设工程企业资质动态核查工作的通知
- 挖掘数据要素 强化整合融通 推进城建档案信息资源一体化建设
- 国家能源局浙江监管办公室召开2024年度浙江电力调度交易与市场秩序厂网联席会议
- 政策支持新型储能加速发展 上市公司加码布局
- 我国建成具备国际竞争优势的新能源全产业链体系
北京城市副中心启动20余个海绵城市改造项目
作者: 时间:2018-09-26 16:04:44 浏览:次
记者从北京市通州区海绵城市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了解到,作为全国第二批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通州区海绵城市改造不断加速,近期20余个改造项目已全面启动。预计年底前,改造项目75%的雨水径流将会就地消纳和利用。
2016年,通州区被确定为全国第二批海绵城市建设试点,试点总规划面积19.36平方公里,西南起北运河,东至规划的春宜路,北至运潮减河。在此范围内的住宅小区、公共建筑、公园绿地、市政道路、河道将根据建设需求逐步进行相关改造。海绵城市建设内容包括人行道透水铺装、停车位透水铺装、雨水调蓄池、下凹绿地、植草沟、渗渠等景观设施。
武夷花园小区在今年汛期前完成改造,下雨时路面不再积水。该项目施工技术负责人徐翔说,雨水经过透水混凝土层层过滤净化后下渗,在回补地下水的同时,可以通过新建的盲管收集进调蓄系统;下大暴雨时,更多的雨水经过小区雨水花园中的溢流口,排入小区地下管网。工程还将种植耐水和耐旱性比较好的树种,提升景观环境。
今年年底前,通州试点改造区域的年径流总量控制率将达到75%,也就是年均总降雨量75%的雨水不会形成径流,实现小雨不积水、大雨不内涝的海绵城市建设目标。
根据计划,2020年,通州区20%建成区的面积将达到海绵城市建设要求;2030年,通州区80%建成区的面积将达到海绵城市建设要求,最终成为小雨不积水、大雨不内涝、水体不黑臭、热岛效应有缓解的具有较高“海绵度”的生态宜居城市。
摘自 新华网 2018.09.17 记者 关桂峰
本文链接:http://www.chinazz.org.cn/jsyw/9618.html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