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进一步加强水运建设市场信用信息管理和使用工作的通知
- 《电力系统调节能力优化专项行动实施方案(2025—2027年)》政策解读
- 强化电力监控安全防护体系,支撑新型电力系统建设
- 国家能源局有关负责同志就《关于支持电力领域新型经营主体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答记者问
- 《国家能源局关于加强电力安全治理 以高水平安全保障新型电力系统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政策解读
- 住房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关于加强建设工程企业资质动态核查工作的通知
- 挖掘数据要素 强化整合融通 推进城建档案信息资源一体化建设
- 国家能源局浙江监管办公室召开2024年度浙江电力调度交易与市场秩序厂网联席会议
- 政策支持新型储能加速发展 上市公司加码布局
- 我国建成具备国际竞争优势的新能源全产业链体系
住房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关于2018年三季度建筑工程 施工转包违法分包等违法行为查处情况的通报
住房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关于2018年三季度建筑工程 施工转包违法分包等违法行为查处情况的通报 |
各省、自治区住房城乡建设厅,直辖市建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住房城乡建设局: 现将2018年三季度各地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上报的建筑工程施工转包违法分包等违法行为查处情况通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按照《住房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关于定期报送打击建筑工程施工转包违法分包等违法行为情况的通知》(建办市函〔2017〕224号)要求,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均向我部报送了2018年三季度建筑工程施工转包违法分包等违法行为查处情况(查处汇总情况见附件)。各地排查项目80015个,涉及建设单位55817家、施工单位63796家。 二、违法行为查处情况 (一)违法行为类别情况。 各地共排查出2564个项目存在各类建筑市场违法行为。其中,存在违法发包行为的项目119个,占违法项目总数的4.64%;存在转包行为的项目41个,占违法项目总数的1.60%;存在违法分包行为的项目74个,占违法项目总数的2.88%;存在挂靠行为的项目24个,占违法项目总数的0.94%;存在“未领施工许可证先行开工”等其它市场违法行为的项目2306个,占违法项目总数的89.94%。 各地查处有违法行为的建设单位1061家;有违法行为的施工企业2006家,其中,有转包行为的企业39家,有违法分包行为的企业76家,有挂靠行为的企业15家,有出借资质行为的企业16家,有其它违法行为的企业1860家。 (二)处罚类别情况。 各地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对存在违法行为的企业和人员,分别采取了停业整顿、吊销资质、限制投标资格、没收违法所得、责令停止执业、吊销执业资格、罚款等一系列行政处罚或行政管理措施。其中,责令停业整顿的企业117家,吊销资质的企业5家,限制投标资格的企业125家,给予通报批评、诚信扣分等处理的企业591家;责令停止执业5人,吊销执业资格1人,给予通报批评208人;罚款总额24633.43万元(含个人罚款441.21万元)。 (三)各地查处工作情况。 从各地查处的违法工程项目数量看,重庆、四川、江苏3省(市)查处力度较大,分别查处项目371个、245个、237个(见图1)。
从查处的转包、违法分包等4类违法行为看,湖北、天津2省(市)查处项目相对较多(见图2)。
从行政罚款的金额看,河南、重庆2省(市)处罚力度较大(见图3)。
对以上查处工作力度大、位居前列的省、直辖市予以表扬。 请各地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严格按照建办市函〔2017〕224号文件要求,继续严厉打击建筑工程施工转包违法分包等违法行为,加大对各类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加强对市、县级建设主管部门工作的督查,进一步明确工作责任人,加强数据核实、把关,于每季度结束后10日内及时将本行政区域内统计数据和基本情况报我部建筑市场监管司。 附件:2018年三季度各地建筑工程施工转包违法分包等违法行为查处情况汇总表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办公厅
附件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