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矿山工程工程量计算标准》
- 《2025年工程建设规范标准编制及相关工作计划 (征求意见稿)》
- 强化电力监控安全防护体系,支撑新型电力系统建设
- 《电力监控系统安全防护规定》 2024年第27号令
- 《电力监控系统安全防护规定》 2024年第27号令
- 交通运输部关于公布公路工程监理企业资质许可决定的公告
- 《关于推进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打造韧性城市的意见》
- 关于发布国家标准《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及自动化设备柜(屏)工程技术规范》局部修订的公告
- 国家能源局有关负责同志就《关于支持电力领域新型经营主体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答记者问
- 《国家能源局关于加强电力安全治理 以高水平安全保障新型电力系统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政策解读
中国钢结构建筑发展潜力巨大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钢结构产业进入科学、跨越发展的新局面,钢结构建筑越来越高,规模越来越大,跨度越来越大,造型越来越新。钢结构在中国仍有很大的发展潜力。钢结构中国品牌2010国际峰会期间,记者采访了中国工程院院士、同济大学教授沈祖炎先生。
记者:近年来我们建造了很多钢结构建筑,您认为未来钢结构行业发展的关键是什么?
沈祖炎:钢结构行业发展的关键,一是要转变钢结构产业的发展方式;二是全面发挥钢结构的优势;三是组织包括材料、设计、制造、安装等全行业齐心协力综合解决问题;四是要创建钢结构品牌。不过,我认为促进钢结构发展最关键、最根本的问题是扩大钢结构在建筑市场的占有率。因此,扩大钢结构的应用范围是目前最迫切的事情。只有扩大了钢结构的应用范围,我们这个行业才能发展。如果不能扩大,那么这个行业就不再发展或者说是停止增长了。我国钢结构的应用范围有很大的发展空间,2009年我国钢产量是5.68亿吨,钢结构用钢量只占4%,而在世界发达国家平均用钢量是10%,美国和日本是30%。
记者:那么钢结构应用范围应该从哪些方面扩大呢?
沈祖炎:我觉得可以从几个方面入手。在高层和超高层建筑方面,现在钢结构在超高层建筑中有一定的优势,高度200米以上的建筑用钢结构的已有一定比例。但在低一些的建筑主要都用混凝土了。我认为要扩大钢结构的应用范围,应该要促进钢结构在高度100~200米范围内建筑中的应用。另外一个就是低层建筑,特别是住宅,这也是钢结构建筑中的薄弱环节。
记者:钢结构住宅在钢结构建筑中是一个相对比较薄弱的环节,这方面您有什么建议?
沈祖炎:对于钢结构住宅,尽管原建设部从上世纪90年代就开始提倡,而且有很多单位都积极进行了一些工作。但到现在,也主要是一些钢铁厂,为使用自己生产的钢材,而在自己建设的住宅中使用钢结构。这些都不能算钢结构在住宅建设中得到了认可。只有业主、房产公司造房子时,主动提出用钢结构建造,才能算钢结构住宅在市场上取得了成功。钢结构住宅要发展,一定要走体系化的道路,要开发成套的钢结构住宅产品,使钢结构住宅的建造实现标准化、模式化。要开发新型的围护材料,使这些维护材料既适用于钢结构,又符合我国居住者的使用习惯,而且还具有良好的保温隔热、隔声、防潮、防渗性能,从而提高建筑的使用舒适度。
记者:现阶段我们要扩大钢结构在高层和钢结构住宅方面的应用范围,需要做哪些工作呢?
沈祖炎:首先是降低钢结构在防火、防腐蚀方面的费用。钢结构防火和防腐蚀的成本在造价中占了相当比例,增加了钢结构与混凝土结构竞争时价格上的不利因素。而且防腐蚀有年限的问题,建筑使用一段时间后,要重新做防腐蚀处理,会给用户带来很大麻烦。要解决这个问题,就应该研发比较经济的、具有较好耐火和耐腐蚀的钢材,比如耐火钢、耐候钢,使钢结构可少做或不做防火、防腐蚀处理,这样对降低造价很有帮助。
其次是改进现有的抗震设计方法。现有的抗震设计方法对钢结构很不利。它未能充分发挥钢结构延性好的优点,如果按规范做,钢结构的抗震作用要比混凝土结构大,用钢量通常会增加10%~20%。实际上考虑钢结构的延性后,不应该出现这种情况。另外,抗震设计时,高层和超高层建筑往往是位移控制的,如何合理确定位移限值也是降低用钢量和造价的重要方面。这些都是抗震设计方法中的问题。
第三是提高设计院的设计水平和设计理念。现在有些结构工程师对钢结构设计并不很熟悉,特别是在钢结构结构体系选择、节点构造处理和构件优化问题上。结构体系选择的优劣是影响结构性能和结构造价的关键,但现在很少做这方面的方案比较。钢结构的节点在整个结构中非常重要,节点的用钢量也在结构用钢量中占很大比例。节点构造处理得好,会改善结构性能,也能降低结构造价。
第四是应该倡导通过对新技术、新工艺的应用,降低结构造价。
最后,我们应该加强钢结构在节能减排、绿色环保方面的宣传,并且开发新型的围护体系。与混凝土结构相比,钢结构在这方面的优势非常明显,更适应国家实现低碳经济和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要求。这要我们从多方面、深层次进行宣传,使社会和用户都能意识到这一点。
- 上一篇:绿色钢结构 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品牌
- 下一篇:2010建材:中国轻钢结构管理现状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