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长表态:不会轻易出台新的房地产政策

作者:chinazz    时间:2014-07-28 11:32:56    浏览:

 “稳定向好”——近日,北京市委市政府亮出了今年上半年北京经济发展“成绩单”。在房地产业“降温”的同时,北京上半年完成了GDP7.2%的增长。

  记者了解到,今年上半年,北京房地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6%,同比进一步出现下降。与此同时,北京财政收入对于房地产的依赖程度也在不断降低。

  “北京不会轻易出台新的房地产政策。”北京市市长王安顺在上半年经济形势分析会上表示,北京不会轻易放松限购等措施,否则会削弱结构调整的动力,影响城市可持续发展。

  “限购令”推进经济结构转型

  一周前,河北保定人刘晓(化名)从位于朝阳区石佛营的一家房产中介辞职。

  “整整两个月没卖出一套房。”刘晓说,店里近几个月至少已有5个同事离职,多数都选择了转行。

  28岁的刘晓经历了北京房地产市场繁盛的时期。那时候石佛营东路一条并不宽的街两边,有着十几家大大小小的房产中介,业绩好的业务员一个月能卖出十几套房。

  不过,过于依赖房地产的地方经济增长模式,几年前起已被诟病。专家认为,房地产市场的急剧膨胀带来地方政府的卖地热情,令地方经济增长滑入了一种依靠“土地财政”拉动的畸形模式。

  2012年,北京市财政部门一名负责人曾坦言,北京的财政收入“如果谈问题”,就是财政收入中来自房地产的税收比重较高,此前基本能达到20%左右。而北京土地资源稀缺,人口资源环境压力加大,“财政主要依靠房地产收入的模式是不可持续的。”

  事实上,2010年起,北京市已主动采取了限房、限车等措施。同时,在经济增长上开始专注于结构性调整。

  其后,北京也经历了转型的“疼痛”——和全国其他省市相比,北京经济的增长速度一度位居最后。对此,时任北京市市长的郭金龙曾表示,虽然看上去经济增速慢了,但经济结构带来了积极变化,“经济发展初步摆脱对房地产投资和汽车消费的过度依赖。”

  数据显示,2012年上半年,北京财政收入中房地产[-5.57% 资金 研报]所占比例已降至14%。

  刘晓感觉到了这种变化。他所在的石佛营“中介一条街”冷清了不少,一些小中介纷纷关张。与此同时,房价趋于平稳,不再像脱缰的野马一样失控狂飙。

  “北京经济要实现稳增长,房地产软着陆是基本前提。”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刘元春指出,房地产价格须通过调控,实现有序缓慢回落,在这个过程中令房地产建设、投资与实际需求相吻合,将泡沫和风险有效地“挤”出。

  经济增长对房地产依赖降低

  今年上半年,北京GDP总量实现了9769.3亿元。据市统计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夏沁芳介绍,上半年房地产业增加值同比下降6.4%,占GDP的比重为6%,同比降低0.8个百分点。

  数据还显示,上半年北京商品房销售面积为535.8万平方米,比上年同期下降34.8%。

  在财政收入方面,以往的贡献“大户”房地产业在上半年也出现了较为明显的下滑。北京市财政局局长李颖津介绍,上半年北京房地产业完成财政收入411.3亿元,同比增长9.6%,增速较上年同期下降33.8%。

  这些数字意味着,北京经济增长对房地产业的依赖程度在进一步降低。

  不过刘元春认为,北京作为一线城市,依然不能够低估房地产对于整体经济的影响。“北京房地产规模体量比较大,整个房地产销售的规模依然较大,包括不动产占整个居民财富的比重也是很高的。”

  新兴产业对财政收入贡献加大

  摆脱房地产“依赖症”之后,北京的经济增长靠什么支撑?

  北医三院骨科主任刘忠军,去年进行了一次被称作“魔幻”技术的尝试——他将3D打印机打印出来的钛合金“骨骼”植入病人的身体。

  目前,北京正在实施的“生物医药产业跨越发展工程”正在致力于建设拥有核心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专、精、特”发展的生物医药“代工线”。

  数据显示,上半年规模以上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增长14.9%,快于工业平均增速8.6个百分点,对工业增长的贡献超过一半。

  在服务业中,信息服务业、金融业、科技服务业发展态势良好,增加值分别增长12.6%和12.5%和9.3%,占GDP的比重合计超过3成,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2.7%。

  夏沁芳认为,今年上半年,北京不同行业实现了分化发展、“有进有退”的态势。“传统与新兴行业间此消彼长的发展势头,体现了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北京将更注重长远,主动调整,提高持久耐力和发展协调性,而不是短跑冲刺。”北京市发改委委员李素芳说。 新京报记者温薷

  “稳增长”更加注重提质增效

  “宁肯牺牲速度也要调整结构”

  记者:经济“稳增长”的过程中要注意什么?

  北京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当前,首都发展正进入新的阶段,经济“稳增长”的过程,更表现为提质增效、结构优化、动力提升的过程。在这个调整过程中,我们要更注重长远,主动调整,积蓄力量,提高持久耐力和发展协调性,而不是短跑冲刺,计较一时得失。

  记者:北京近年来不再一味要求经济发展的速度,在“城市病”的破解上,北京有何举措?

  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我们宁肯牺牲一些速度、经历一些阵痛,也要调整结构,把治理“城市病”和加强环境建设放在更重要的位置。着力以功能疏解和产业调整促进人口疏解。多措并举治理交通拥堵,轨道交通在建里程达到208公里,实施更为严格的小客车数量调控措施,年度调控指标从24万辆减少至15万辆。环境治理方面,实施了“大气污染防治条例”,全市PM2.5平均浓度同比下降了11.2%。

  “统筹‘进退增减’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

  记者:在发展过程中,如何保障民生?

  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住房保障工程加快推进,新开工建设保障性住房3.6万套、竣工6.1万套;社会保障水平不断提升,发布社会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联动机制新方案,保障对象由16万人扩大到22万人;联动上调6项社保待遇标准,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最低工资等各项社保待遇标准提高10%左右。

  记者:对于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接下来如何推动?

  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下半年,围绕构建“高精尖”的经济结构,将继续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统筹做好“进退增减”的大文章,一手抓好改革创新、稳定增长、提质增效、城市管理、生态建设、民生保障等方面的“增与进”,一手抓好产业疏解、大气污染防治、人口规模调控等方面的“退与减”。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