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文:驶向“深蓝”——上海“四个中心”建设深度推进

作者:chinazz    时间:2011-12-12 08:56:51    浏览:

豪华邮轮靠泊在上海国际客运中心码头(9月5日摄)
豪华邮轮靠泊在上海国际客运中心码头(9月5日摄)

  以蜿蜒的海岸线为弓、奔腾的长江为箭,镶嵌在太平洋西岸的明珠上海,正以满弓的姿态,瞄准国际市场的“深海之蓝”。“十二五”开局之年,这座滨海之城拂开全球经济的阴霾,国际经济、金融、航运、贸易中心建设活力迸射,异彩纷呈。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俞正声指出,坚持科学发展,实现“四个率先”,是中央对上海的殷切期望,也是上海义不容辞的责任。在加快推进“四个率先”、加快建设“四个中心”的宏伟航程中,上海乘大势、谋大局、创大业,正在为打造一个开放程度更高、辐射能力更强、创新能力更足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而蓄势进击。

  夯实“四个中心”

  2011年,上海港国际集装箱吞吐量将有望突破3000万标准箱,成为全球第一个集装箱吞吐量突破3000万的国际大港。

  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加快推进,金融市场体系不断健全、规模能级明显提升:今年前10个月,上海有价证券交易、金融期货交易及全国银行间货币与债券市场的成交规模,三者平均增长15%;境外人民币直接投资和外资人民币直接投资业务有序开展。截至10月末,上海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达到3520亿元;上海证交所、上海期交所交易额分别位居全球第三和第二;根据今年7月发布的 “新华-道琼斯国际金融中心发展指数”,上海排名由上年度的第8升至第6。

  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更上台阶,国际航运发展综合试验区加快建设:国际航运业务营业税减免、特案减免税、期货保税交割、单机单船融资租赁等试点启动,航运经纪、航运金融、船舶交易和海事法律等航运服务业加快集聚。今年前三季度,上海港集装箱水水中转比率为41.4%,比去年同期提高3.4个百分点,国际中转比例也超过了12%。

  国际贸易中心建设高位突破:设立上海综合保税区,深化推动“三港”“三区”联动发展,虹桥商务区和外高桥国际贸易示范区加快建设,新型国际贸易结算、贸易便利化等试点启动实施;今年上半年,上海市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达582.7亿美元,同比增长27.2%,约占全国的1/3,特别是金融保险、信息服务等新兴服务出口明显加快;上海建立了全国第一个“国家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着力扩大进口;成立全国第一个地方层面的海外营销促进中心,扶持自主品牌和高附加值产品出口。

  经济转型从容不迫,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共领风骚:今年1-9月,上海高新技术产业化领域增长14.3%,快于全市工业2.6%,占全市工业的比重比去年再提高两个百分点;前10个月,上海金融服务业、信息服务业新设户数增长率均超过第三产业的平均增幅,其中金融服务业注册资本增长了2倍;前三季度,上海仅跨国公司地区总部新增量就已接近去年全年增量,总数达347家,居中国内地之首。

  以功能创新“挺立潮头”

  浦江浪涌,创新、创造的追求始终驱动着上海在时代的潮头澎湃激荡。作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前哨阵地”,上海综合保税区走在了功能创新的前沿,一系列影响深远的改革措施正潜移默化展开:拓展保税区分销功能,支持区内企业同时从事国际贸易和国内贸易,实现两头辐射;拓展资金结算功能,创新外汇监管模式,适应企业离岸运作的新型国际贸易业态等。

  “酝酿已久的上海洋山港启运港退税政策在今年底或明年初有望实现,如此洋山港的国际竞争力将进一步提升,可以更好地起到中转枢纽的功能,是上海迈向国际枢纽港的重要一步。”浦东新区副区长兼上海综合保税区管委会副主任戴海波日前透露。

  而根据上海保监局最新公布的 《上海保险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上海将在“十二五”期间推动个税递延型养老保险试点。这意味着这一国际成熟的养老保险产品,将在中国内地经济最发达的城市率先“破冰”。

  依托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强大的融资能力,金融对地方经济社会的推动作用也日益明显:11月15日,上海在国内率先发行71亿元地方政府债,筹集资金将主要安排用于保障性安居工程、农村民生工程和农村基础设施、医疗卫生和教育文化等社会事业基础设施、生态建设工程。

  上海市委常委、副市长屠光绍表示,目前上海正面临调结构、转方式的重要历史阶段。要加快金融创新,有了一系列的创新,才可以不断提升金融价值,并最终服务好社会发展的新需要,从而为金融产业的发展创造更大的发展空间。

  “四个中心”驶向深蓝

  上海市委副书记、市长韩正强调指出:“上海将继续推进市场创新发展,努力在重点领域争取新的突破,把上海建设成为具有全球资源配置能力和市场网络的枢纽中心。”

  11月底,在上海温煦的秋阳下,虹桥商务区核心区一期首发项目之 “虹桥绿谷”正式启动,标志着“智慧虹桥,低碳虹桥”核心区从规划期正式进入开发建设期。

  “虹桥商务区的规划论证和建设是一个窗口,充分折射出上海在加快建设‘四个中心’的过程中,不再是单兵突进、局部突破,而是从更高的战略谋划和全局部署,加强‘顶层设计’,协同推进‘四个中心’建设和功能承载。”上海市副市长、虹桥商务区管委会主任沈骏说。

  虹桥枢纽工程建设正在成为上海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上海市政府副秘书长尹弘表示:它的重要性不仅在于整合了各类区域交通方式的换乘功能,而且为上海提供面向长三角的低商务成本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和总部经济聚集地创造了可能,成为上海城市未来的新亮点。

  从单纯的交通枢纽到多维度的高端商务区,决策者的高瞻远瞩成就了“大虹桥”的先锋探索。

  在汇聚了近700家金融机构的陆家嘴金融贸易区,浦东的决策者在制定“十二五”规划时同样为着金融和航运、贸易之间的联动效应而深谋远虑:积极引导和支持船舶融资、海上保险、海运资金结算等业务,使陆家嘴航运金融集聚区逐步发展成为国内、国际航运金融保险中心和海运衍生产品交易与结算中心。金融要素富集的黄浦区也已经进行了全面部署。黄浦区区长周伟表示,将进一步完善服务,全力抢抓国际金融格局变化、金融中心东移的历史性机遇。

  与此同时,上海综合保税区正在向国际一流的自由贸易园区转型。这块自诞生起就带有“自由贸易园区”基因的“试验田”,将探索从外汇管理、货物入出区监管、税收政策、贸易模式等方面先行先试,向自由贸易园区转型,充分实现贸易、投资、金融和运输四方面的自由化,建设与国际惯例更加接轨、具有世界一流水准的自由贸易园区。

  上海市政协副主席、浦东新区区长姜樑说:“浦东要紧紧围绕增强‘四个中心’的服务辐射功能,充分发挥核心区、主战场的作用,努力在金融、航运、贸易联动发展中更好地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在创新驱动、转型发展中走在前列。”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