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进一步加强水运建设市场信用信息管理和使用工作的通知
- 《电力系统调节能力优化专项行动实施方案(2025—2027年)》政策解读
- 强化电力监控安全防护体系,支撑新型电力系统建设
- 国家能源局有关负责同志就《关于支持电力领域新型经营主体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答记者问
- 《国家能源局关于加强电力安全治理 以高水平安全保障新型电力系统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政策解读
- 住房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关于加强建设工程企业资质动态核查工作的通知
- 挖掘数据要素 强化整合融通 推进城建档案信息资源一体化建设
- 国家能源局浙江监管办公室召开2024年度浙江电力调度交易与市场秩序厂网联席会议
- 政策支持新型储能加速发展 上市公司加码布局
- 我国建成具备国际竞争优势的新能源全产业链体系
华东六省一市记协在沪共商深化“走转改”
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变化多端的信息泡沫,新闻工作者怎样才能穿透表象,领悟到时代的真理和生活的真谛?怎样使新闻报道更具公信力,增强影响力?
正在全国新闻战线深入开展的“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帮助新闻工作者不断校正职业态度,提高职业能力,提升职业追求。
华东六省一市新闻工作者协会昨天在沪举行会议,围绕深入持久开展“走转改”活动这一主题,与会代表交流各地工作经验与成效,并对深化“走转改”活动深入研讨。
与最普通百姓成为“一个世界”的人
会上讲到一个事例,令人回味:一位青年记者,为了采访露天电影放映员,先后3次去了同一个放映点。这位记者说,“其实,看完第一场电影后,搜集到的材料已足够。但对于公园保安、放映员这样的采访对象,我是一个由他们的领导领到跟前的报社记者,我们还不是‘一个世界’的人。于是,我又单独去了两次,和他们一起踩黄鱼车、架放映机、竖电影银幕。慢慢地,采访对象和我聊起生活中的酸甜苦辣。这时候,我再提起初次采访时问过的问题,发现答案与原来不一样。那才是更真实的回答。”
更深入的采访,得到更真实的回答,写出更有分量的新闻。如今,越来越多的新闻工作者开始自觉投入到“走转改”活动中。其背后,是各地宣传部门和新闻单位的精心组织和有力推动。
上海把“走转改”活动作为新闻战线打基础、树形象的一项长期任务,着力在提高主流媒体公信力、影响力上下功夫,积极引导记者编辑“重视群众实践、重视群众期盼、重视群众创造”。上海率先建立了“走转改”阅评、讲评、考评三项制度,从主流媒体到都市类媒体,从传统媒体到网络媒体,做到全员参与、全面覆盖。解放日报、文汇报、新民晚报、上海广播电视台推出《在现场》《第一现场》《蹲点日记》《直通现场》等专栏,刊播了一大批反映群众、贴近群众、服务群众的力作。
江西省把新闻媒体负责人带头走基层作为一项硬性要求,对其下基层时间、建立联系点和结对子数量作出具体规定。截至目前,江西各级新闻媒体班子成员下基层达500多人次,采写刊播新闻稿件800余条。
江苏省注重抓好四个“结合”,将“走转改”与编辑记者的理想信念教育结合起来、与服务中心工作结合起来、与日常宣传报道结合起来、与加强新闻职业道德建设结合起来,增强“走转改”活动的实效。
走基层接“地气”,工作才有“底气”
“走转改”带来了什么?
听听华东地区新闻工作者们的心声:“基层给予我们动力、感动和思考,虽然皮肤黑了,脚起茧了,但我们的心灵之窗更加敞亮”,“到了现场,视野变得更宽,常常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山东省各新闻单位建立的基层联系点普遍在100个以上,大众报业集团、省广播电视台的基层联系点更是分别达到数百个之多。遍地开花的联系点,成为全省新闻工作者的“根据地”。读者反映:“现在报纸上写老百姓的事情多了,用老百姓原汁原味的话多了。”
安徽省各媒体在重要版面和时段开辟“走转改”活动专栏,推出“现场直击”“我的一线报告”等栏目,新闻报道有了新视角,读者观众有了新感觉。一位种植专业户说:“过去电视上都是领导,没想到我也能上电视,而且播了很长时间。村里人都说我比领导‘牛’!”
深入了解了百姓的所思所盼,华东地区各新闻单位倾心倾力为民办实事办好事。浙江省媒体纷纷开展“新闻扶贫”,组织记者小分队走进残疾人群体、城市特殊工种人群、欠发达地区贫困人群、城市农民工子弟和困难学子等,开展帮扶活动。一些媒体打造全新民生专栏,为困难群体排忧解难。
福建省新闻媒体在“走转改”活动中,发现农民销售农产品难,便运用自身资源,探索建立了纯公益性的农副产品直销推介平台,成功帮助农民销售建瓯蜜橘、沙县水柿等农副产品,解了农民兄弟的燃眉之急。
站在高处看风景,胸怀大局做报道
如何推动“走转改”活动走得长久、走得深入、走出成效?
与会代表提出,要防止三种倾向——防止“贴标签”,简单地把常态化的报道贴上走基层的标签;防止“碎片化”,简单地认为越体验越有基层味道,越琐碎越有新鲜风气;防止“编故事”,避免简单地把“走转改”变成到基层发现好人好事。
深入基层,不仅要人到现场,更要心贴实际,应该站在高处看风景,胸怀大局做报道。“当代中国,发展最关键。只有让报道的主题紧紧围绕各地发展大局,聚焦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中亟需形成共识的一些重大问题,深入基层发现问题,找到破解难题的对策和办法,才能写出有思想特色、有思想深度的报道。”与会同志对此达成共识。
华东六省一市新闻工作者协会共同表示,将按照中央关于新闻宣传工作的要求,配合地方党委宣传部门,有效发挥职能作用,更好引导新闻工作者承担社会责任和文化使命,使“走转改”活动内化为新闻队伍的价值追求和自觉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