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增长开好头惠民生不停步 2012首个工作日探访申城各部门

作者:chinazz    时间:2012-01-06 08:38:04    浏览:

 上海迎来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重要一年——

  1月4日是2012年第一个工作日,记者走访了市国资委、市建交委、市经信委、市农委、市科委、市工商局、市卫生局等政府职能部门及浦东、奉贤、松江、闸北等区。积极部署全年工作,扎实推进攻坚克难,各行各业正是步履匆匆。

  市国资委:加大国企开放性

  1月4日,市国资委召开系统党建工作会议,上海百联等15家单位党委提出新年新目标。面对国际经济形势低迷、国内经济不可预见因素较多的情况,各集团未雨绸缪。上海电气集团提出依靠改革和创新“再次创业”的目标,上汽集团在去年整车销售突破400万辆的基础上,亮出“转变思想抓契机、转攻关键争排头、转战市场谋发展”的新年工作主题。

  据介绍,市国资委今年将突出“创新发展和优化转型”,进一步优化国资布局结构,加大国有企业开放性、市场化重组力度;进一步提升资本证券化水平,推进企业集团整体上市或核心业务资产上市;进一步规范法人治理建设,完善不同类型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实践模式;进一步完善收入分配机制,保持职工收入正常增长,坚持企业领导人员收入分配与职工收入挂钩,与企业效益挂钩;进一步提高国资监管水平,全力推进国资国企改革发展上新台阶。

  市经信委:切实服务中小企

  1月4日,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召开专题会议,研究2012年度本市产业和信息化领域保增长、保项目工作措施。

  市经信委负责人表示,今年将新增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200家,培训拟改制企业300家,推动60家企业成功改制。同时,在“中小企业服务云”上集聚800家服务机构,重点培育30家左右的示范平台,基本建成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在战略性新兴产业方面,将聚焦重大项目、龙头企业,充分依托区县和园区,发挥企业主力军作用,完善战略性新兴产业推进工作机制。同时,加快推进建立“智慧城市”建设专项资金,积极争取国家支持,在相关领域先行先试,并建立新的全市信息化统计制度。

  据透露,按照规划,2012年本市将实现工业完成总产值增长5%至6%、信息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20%左右的总体目标。

  市农委:稳定供应惠菜农

  目前,郊区蔬菜面积超过54万亩,其中大部分是绿叶菜。这几天,较强冷空气来袭,郊区更是寒风阵阵。新年上班第一天,市农委蔬菜办发出指导信息,部署各级农业科技人员深入蔬菜生产的第一线,到各类园艺场和农户田头指导应对寒潮、加强田间管理,以保障春节期间的蔬菜供应和价格基本稳定。

  上月中旬以来,各区县正在全面落实绿叶菜“冬淡”成本价格险,让农民种菜少些“贱卖”的后顾之忧。到目前为止,应保的8万亩青菜和杭白菜面积中的大部分任务已完成,第一批投保蔬菜将“保”到3月前后。据了解,今年的“冬淡”保险方案将进一步完善和细化,保险时间由原来2个月延长到3个月,品种由原来的1个品种增加到2个,面积由原来的5万余亩次增加到8万亩次。

  市建交委:全力以赴抓安全

  1月4日,市建设交通委召开调研座谈会,全力以赴抓好城市运行安全。

  今年,上海建设交通系统面临维护安全稳定、推进工程建设、保障改善民生、加快转型和深化改革创新等五大艰巨任务。全系统将全力以赴抓好城市运行安全,深入巩固世博后城市长效机制建设成果,努力提高国际化大都市管理水平;同时,大力推进“四位一体”住房保障体系建设,加快旧城区、郊区城镇棚户简屋改造,提高供水、供气等保障能力和物业、公交、公园服务等公共服务水平;加快郊区新城基础设施建设,继续完善浦江两岸、世博园区、虹桥商务区、迪士尼等重点区域的配套设施,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城乡基础设施体系。

  市工商局:优化创业大环境

  1月4日,海郑实业(上海)有限公司负责人张明鹤赶到市工商局注册处,参加一场小微型企业座谈会,和工商、科创、金融等部门的专家对话。由于话题投机,原本打算聊一个小时就走的张明鹤聊到工商局下班才离开。

  海郑实业是全市首批享受大学生创业“零首付”政策的企业之一,上个月,“经营期限变更为20年”刚刚通过工商审核。“这意味着我们告别 ‘零首付期’,较长的经营期限在谈生意时更有底气。”张明鹤表示。

  自2009年“零首付”政策出台后,本市共登记大学生企业1836家,注册资本总计7.36亿元。目前,已有近六成转型成为小微型企业,初创企业存活率约是国际平均水平的两到三倍。

  市工商局注册处负责人表示,和两三年前相比,这些创业型企业不再有注册登记方面的困扰,取而代之的是在承接业务和流动资金上的困惑。因此,工商部门特地在首个工作日召开座谈会,邀请有关部门对申报创新产品的财政扶持或贷款政策进行解读。

  市科委:科技金融探新路

  1月4日,位于张江高新区的丙阳投资公司迎来了市科委的主要领导。

  “我们主要通过股权投资培育一批高成长性的科技型企业。”丙阳公司董事长提出自己的困惑,“被张江各种优越条件吸引过来后,目前真正享受到的落地政策较为有限。扶持民营创投,政府能否再推一把?”

  张江高新区管委会常务副主任、市科委副主任于晨立即接过话头:“你说得没错!张江在科技金融方面有创新性的举措,但由于氛围、意识不到位,这些政策对企业来说还不够‘贴肉’。今年,我们将研究出台 《上海市创业投资风险救助专项资金管理办法》,以及相关风险补助和投资保障等鼓励政策,引导和支持各类社会资本加入创投行列,真正能让你们大胆投资种子期、初创期科技企业。”

  据市科委主任寿子琪介绍,今年将依托中介服务机构,做好科技企业筛选、推荐,同时完善中小科技企业信贷风险分担机制。在出台科技保险保费补贴政策之外,科技型中小企业履约保险贷款规模也将扩大,力争达到10亿元,每年为400—500家科技企业解决融资需求。

  市卫生局:让家庭医生进门

  “家庭医生服务制”去年在上海试点以来,实效如何?1月4日,市卫生局局长徐建光带队赴长宁区调研。

  上午九点,周家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陈华工作室里,居民钱老伯连声称道 “家庭医生真是方便不少”。老人年近八十,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签约家庭医生后,“各项指标都控制得不错,如果要去华东医院看专家,陈医生还帮我联系绿色通道预约。”

  陈华作为周家桥社区春天花园居委的家庭医生,与一半以上住户签了约。不过,像陈华一样拥有广阔人脉的家庭医生并不多。周家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吴小岭坦言,要吸引更多市民签约并在社区首诊,与大医院间双向转诊通道是否通畅至关重要。

  “今年上海医改,将把扩大、深化家庭医生改革作为最重要的项目之一。”徐建光明确表示,政府将进一步加大对家庭医生制度的投入,主管部门将在去年十个区的试点基础上,总结提炼出适合城区和郊区的模式,在全市推广。

  对家庭医生涉及的体制问题今年也将有所突破。“解决转诊通畅难题,不能光靠医生的个人关系,要有制度设计的保证。”卫生部门还将探索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按人头管理医疗费用,才能彻底实现社区首诊、有序转诊,让家庭医生在社区扎根。”

  浦东公交:为乘客送“大礼”

  1月4日一大早,在浦东陆家嘴、香山新村、博兴路、惠南镇4个公交枢纽站坐车的市民领到了一份 “新年大礼”——一册汇集浦东新区范围内公交枢纽和停车场、公交起讫站、线路走向、停靠站点及首末班车时间的 《浦东新区公交地图》,并随图赠送“地图专用放大镜”,以便老年乘客翻阅。拿着这份礼物,居民张芳华阿姨高兴地说:“政府这件实事办得贴心,我们老年人今后出行就不怕迷路了。”

  1月4日恰逢浦东新一届政协召开。细心的委员们发现,今年的发言材料里,涉及民生保障的内容比往年都多。比如,新区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建设委员会建议采用银行贷款、政府贴息,以政策杠杆撬动社会资本,进一步拓宽公租房建设的投融资渠道。又如,九三学社浦东新区委员会呼吁鼓励政府和企事业单位的内部停车位对社会有偿开放,解决市民“有车开,无处停”的尴尬。

  浦东新区区委、区政府负责人表示,将把委员们的金点子融入到一年的工作思路中,真正使浦东的民生建设更上一层楼。

  奉贤党政:走访基层听建议

  “在2012年,我们将一如既往、再接再厉,为群众健康服务!”1月4日,奉贤区委书记时光辉来到奉贤区奉城医院,听取医务人员及百姓对加快奉贤区东部组团公共服务、优质均衡发展的意见和建议。随后,他又赶到位于新近落户临港奉贤分区的“重磅”企业三一重工走访,仔细询问工人们尤其是部分外省市来沪从业人员在生产和生活上的要求。

  1月4日,奉贤区委副书记、代理区长庄少勤走访慰问了环卫保洁、城管执法及网格检查队员,并到集贸市场察看菜篮子供应状况。

  松江轨交:崛起交通新枢纽

  1月4日,轨道交通9号线南延伸工程一标段项目经理李炳堂起了个大早,组织人手对松江体育中心站3号出入口的内部结构进行施工,力争于春节前实现结构封顶。记者了解到,春节前9号线南延伸工程有望全线结构贯通。

  9号线南延伸工程是松江南部新城规划的首个实质性启动项目,沿线将设松江体育中心、醉白池和松江南站3座车站,全程5.522公里。项目将与沪杭高铁实现零换乘,形成上海西南地区新的交通枢纽。松江区规土局有关负责人介绍说,届时,松江将形成以轨道交通为骨干的公共交通网络,逐步改变以常规公共交通为主的城市公交方式。

  为与这一项目配套,松江还将同步规划建设19个市政和商业配套项目,南延伸设站的岳阳、永丰街道将迎来难得的发展机遇。永丰街道负责人表示,街道将建设大型换乘枢纽和停车场等,并在站点旁建造餐厅、旅馆、酒吧、时装店、咖啡馆等。

  彭浦镇:居民心愿忙落实

  “陈师傅,谢谢您一直关心文明温馨楼组创建,今年还需要什么支持?”

  “今年一定扩建居民活动室,装修款和活动器材全部由政府买单!”

  1月4日,闸北区彭浦镇党委书记李雅平、镇长窦建华分赴各居委会和居民家中,走访慰问居民群众,倾听百姓需求。当天走访结束后,彭浦镇根据居民的建议和意见当即拍板:“今年镇政府将追加拨款500余万元,用于补贴全镇37个居委会办公经费,提高社区工作者的津贴和兴建、扩建居民活动场所。”

  一些居民代表提出,家门口的晋城菜市场周边交通标识不清晰,容易引发交通事故。李雅平当即表态:“明天我就找交警部门负责人,请他们尽早帮助解决!”在运城居委会,居民代表提出,社区活动室面积偏小、不能满足2000余户居民需要时,窦建华立刻请社区干部与物业部门协调,尽快扩建居民活动室,并增加活动室内的相关设施。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