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北高新园区党务公开从“命题式”转向“互动式”

作者:    时间:2012-05-02 08:41:31    浏览:

 印有支部党务公开及承诺内容的展板,摆上了公司的各个楼层。公司老总看了连说三个“好”,还建议:将展板放到员工食堂的醒目位置,以激励公司全体员工。这是出现在市北高新技术服务业园区环达电脑(上海)有限公司的一幕。

  既有国有企业,又汇聚众多转制企业、外资企业和民营企业的市北高新园区,去年以来,2个党委、6个党总支、50个党支部先后实行了党务公开,公开率达到了100%;606名党员无一例外都在各自工作区域亮出了身份。改变过去“党组织公开什么,党员群众看什么”的命题式公开,市北高新园区积极探索“党员群众想了解什么,党组织公开什么”的互动性公开,实现党务公开由“粗放型”向“精细型”的转化。

  点击进入市北高新(集团)有限公司党务公开论坛,“三重一大”制度及落实情况、中层干部选拔任用程序及竞聘上岗情况、领导干部收入公开情况、党的制度建设情况、领导干部述职述廉及执行廉洁自律情况、对党员群众反映的热点和难点问题、涉及党员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处理情况等依次排开,一目了然。每一位党员随时随地都能了解党务公开的最新信息。去年底,集团公司进行中层干部选拔竞聘,全过程通过论坛等方式向党员、群众公开。“候选人的竞选演讲、得分情况,我们都知道。”党员小王告诉记者,28个中层岗位,36人参与竞聘,8人职务提升,8人在“PK”中落选,我们一清二楚。集团公司一位党委委员颇有感触地说,“以前提拔干部,总会引来议论纷纷。现在选拔过程全公开,群众参与监督,对我们其实是一种减压。”

  正如集团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丁明年所言,党务公开的实质就是党组织和“一把手”的权力运行公开。“一把手”如果没有民主意识,没有敢于接受监督的勇气,就不可能采取强有力的措施落实党务公开。为了确保党务公开不走过场、不搞形式,除了党政主要领导挂帅党务公开工作领导小组,园区还同步成立了党务公开监督小组,分别由各支部推选一名普通党员和群众代表组成了6支监督员队伍,对党员群众反映的意见和建议进行收集、整理、处理,并及时将信息反馈给相关部门或个人。

  “前一阵,新的薪酬福利待遇方案在党务公开论坛上公示后,不少党员、群众有疑虑。我们及时与负责方案制订的领导取得联系,还召开座谈会现场释疑解惑。”集团公司党委副书记张青提到,党员群众“点题公开”,党委虚心采纳,零距离沟通让大家对方案有了正确认识,也使得方案在职代会上顺利通过。

  如果说体制内的党务公开有章可循,那么对于非公经济领域的党组织,党务公开则是一种新探索。“如果不顾实际搞‘填鸭式’公开,成效显然难以体现,还有可能引起企业高层的反感。”张青表示,在非公党组织推行党务公开的过程中,园区综合党委参照集团公司党委党务公开实施办法,分类指导、分层推进,再由企业党组织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确定公开内容。 

  园区综合党委在探索中发现,不少企业对于党组织、党员承诺十分认可,因为这些承诺立足本职岗位,又与企业发展紧密相连。

  记者看到,上海晶澳太阳能光伏科技有限公司党支部的承诺展板上,不仅全体党员亮身份,还鲜明提出,“引领员工为企业的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有位企业老总起先对党组织活动不理解,甚至提出“不准利用工作时间、不准占用企业资源搞活动”。一次,该公司组织员工献血,开始报名者寥寥。就在他束手无策时,两名党员站出来参加献血。从那以后,他不仅改变了看法,还主动关心支持党组织工作。

  据介绍,为了增强党务公开的有效性,市北高新园区将探索建立以党员群众满意度为标准的党务公开绩效评价,把党员群众的意见作为排查问题的主要依据,结合测评数据分析排查党组织在党务公开中存在的问题。

  点评

  桑玉成(上海市社联党组副书记、上海市政治学会会长):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而党务公开是党内民主的基本要求。从市北高新园区的实践来看,基层党组织的党务公开具有非常好的效应和发展前景。

  市北高新园区根据自身特点,积极倡导并推行了基层党组织的党务公开,部署实、内容全、措施细、形式活、程序严,着眼于发挥党员的主体作用,通过点题公开,切实保障党员的各项权利,激发党组织的活力,提高了基层党组织服务、凝聚、引领作用的能力;又着眼于非公经济领域的探索,采取分类指导、分层推进的办法,取得了明显成效;更着眼于企业发展转型,不断完善基层党组织的制度,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企业的发展优势和竞争优势。

  时代在发展,党建在创新。借助党务公开之力凝聚党心民心、推动转型发展,是市北高新园区带给我们的启示。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