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更新
相关文章
- 关于进一步加强水运建设市场信用信息管理和使用工作的通知
- 《电力系统调节能力优化专项行动实施方案(2025—2027年)》政策解读
- 强化电力监控安全防护体系,支撑新型电力系统建设
- 国家能源局有关负责同志就《关于支持电力领域新型经营主体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答记者问
- 《国家能源局关于加强电力安全治理 以高水平安全保障新型电力系统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政策解读
- 住房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关于加强建设工程企业资质动态核查工作的通知
- 挖掘数据要素 强化整合融通 推进城建档案信息资源一体化建设
- 国家能源局浙江监管办公室召开2024年度浙江电力调度交易与市场秩序厂网联席会议
- 政策支持新型储能加速发展 上市公司加码布局
- 我国建成具备国际竞争优势的新能源全产业链体系
张筱:让行政追责制度遏制“短命建筑”
作者: 时间:2015-12-22 08:42:56 浏览:次
“名门广场”和“水岸银座”两个问题楼盘将会被拆除,涉及业主超过万户;仅仅一个月前,西安市一座1999年封顶的118米高楼被爆破拆除,成为“中国第一拆”;几乎同时,郑州一座2010年建成的天桥,因与当地地铁工程存在矛盾,被整体拆卸。短短两个月内,就有3起成本巨大的地标性建筑“倒下”,引发社会广泛关注。
不言而喻,“短命建筑”是官员贪腐的表象。媒体谐谑为“权力的任性”,是因为如此短命的建筑,多数是官员或为求个人政绩,背离民生初衷,盲目上马的“形象工程”;或与奸商勾结,违背当地社会实际的违法乱建工程。建得不合理,拆得就显得名正言顺,建了拆,拆了又的恶性循环,建造成反复重建,劳民伤财。一些官员无视民生疾苦,任性妄为。个人赚得盆满钵满,却让国家财政兜底补窟窿。
“有权就是任性”道出了权力寻租的实质。后任不管前任事,一届干部一次规划的无节制滥用权力;拍脑袋,独断专行的乱用权力;及商业化,资本化的异化权力都是“任性”的具体表现,滋生了官员贪污腐败的欲望,上演了建筑早夭的闹剧。
遏制这种贪腐“任性”,除了提高官员自身道德党性修养外,还需制度给力,监管得当,执行果敢。让监管机制充分发挥作,防患于未然;行政追责制度,给权力扎牢笼子,完善事后监管。让不负责,乱作为的任性弄权行为,付出应有的代价,承担相应的后果。特别是三中和四中全会,明确指出,实施责任追求终生制,责任倒查机制。让调离高升已退休等不再是不负责任的借口和理由。从而在源头上督促行使权力的官员,建立责任意识,对自己的岗位,权力和决策,实实在在的负起责任。
本文链接:http://www.chinazz.org.cn/jsyw/8336.html
标签:
- 上一篇:遏制权力滥用才能避免建筑性浪费
- 下一篇:九类建筑可认定为 优秀近现代建筑